“臣遵旨!”
    海文仁张了张嘴,最终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
    此时他也明白了,如今的官家,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锐意进取的官家了。
    “退下吧。”官家说道。
    王安石听完后对李安更加好奇了。
    随行的随从等海文仁下车,就上前去叫门,不一会宅门打开一些,一個老仆探出头来。
    海文仁把李安的身份简单的介绍了一遍,然后又把李安的那番言论说了一遍。
    王安石拱手道:“多谢明公提醒,不过学生还是觉得改革变法,难度很大,应当一步一步来,避免重蹈覆辙。先对底层进行改革,不仅阻力小,也能更快的见到成效。如此不仅可以坚定官家改革之心,遭遇的反对也不会太大。”
    王安石闻言颇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问道:“不知何人有如此见地,学生想见此人一面,和其好好聊聊。”
    不用海文仁说,王安石就已经准备去见见李安了。
    海文仁闻言惊讶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还多次上奏?”
    王安石之所以一门心思想要变法,并不是受范大相公影响。
    度支司的职责是“掌天下财赋之数,每岁均其有无,制其出入,以计邦国之用。”
    他做官多年起起伏伏,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了。
    因此他不像那些改革派一样,听不得对新政不好的言论。
    王安石尚没考中进士前,就和海文仁的学生结识,被其引荐给了海文仁。
    冬季的太阳并不刺眼,洒在身上还有点暖意,然而这些暖意,却驱散不了海文仁心里的阴霾。
    出了皇宫,上了马车,海文仁吩咐车夫去王家,便靠在车厢上,沉思了起来。
    “学生在地方上为官多年,看到了很多弊端,身为臣子若是不向官家进言,上对不起官家,下愧对百姓。”王安石正色道。
    但是自古以来的官员体系中,总有那么一些官小权大的官员。
    “温水煮青蛙?”王安石疑惑的看向海文仁。
    “学生正有此意。”
    海文仁闻言不禁感叹道:“若是天下官员都如介甫这般,上报君王,下对得起百姓,何愁国不能强。”
    简单来说和后世的财务部差不多。
    “明公不用气馁,学生始终相信,天下忠君爱国之士不在少数。官家也只是因为上次新政的失败,而失去了信心,只要我们坚持,官家自然能重拾信心,进行改革。”王安石坚定道。
    海文仁一怔,笑道:“介甫这个想法,倒是和老夫今天上午从另一人口中听到的温水煮青蛙那套言论颇为相似。”
    看的外面的海文仁,老仆连忙打开门,行礼道:“见过海学士。”
    因为他发现李安的一些想法和他不谋而合。
    刚过外院,得知消息的王安石就迎了出来。
    王安石闻言把海文仁请到厅内落座,等下人送上茶水,把让打发下去后,问道:“明公此次登门,可是因为学生给官家上奏一事?”
    而度支判官的职责就是负责审核,计划分配全国的财政支出。
    海文仁苦笑道:“还是瞒不过你啊,确实是官家让老夫来当这个说客的。”
    王安石心智坚定,当初他向官家举荐王安石,官家有意提拔他,王安石却以不想激起破格提拔之风而拒绝。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因为一点困难被打倒。
    虽然没有师徒之名,但王安石在海文仁面前,一直以学生自称。
    海文仁没有继续聊这个话题,而是叮嘱王安石,暂时先不要上奏了。
    “老夫并没有气馁。”海文仁摇了摇头,说道:“只是今日官家召见我,我从官家的语气中听出,官家如今完全没有改革之心了,一门心思都在立储之上。”
第251章 温水煮青蛙(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