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感觉有些饿了,放下笔,就着卤肉吃起了碎馒头。
    馒头被衙役掰过了,李安本来是有些心里障碍的。
    但是没办法,饿着实在集中不了精神。
    他不免有些羡慕其他县城的学子了。
    其实科举只有会试才会连考几天,县试和乡试本来都是一天考一项的,晚上是可以回家的。
    但是扬州是州城,为了让学子对会试有更直观的了解,考试完全模拟会试来的。
    因此要连续几天待在考场,不能离开。
    吃饱后,李安再次检查了起来,仔细推敲后,感觉差不多了,重新写了一遍。
    这次李安把名字,籍贯和考间号都写了上去,然后才是文章。
    若是不出意外,这次就是最终的答卷了。
    写完后,李安再次检查了两遍,见没有问题,直接上床睡觉去了。
    这篇文章李安并不满意,因为和他想写的并不符。
    但是这些年庄学究给他们讲了很多科举失败的文章。
    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文词上的缺陷,但也有不少是因为其他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反驳先圣和不符合当时的情形。
    有些人总喜欢博人眼球,写一下惊世之言,但是真正批卷的都是正统儒家学子,很难接受这种言论,自然就得不到好成绩。
    就好比现在的考题一样,答题不能反驳孟子的话,只能去赞同和延伸。
    而形式就更简单了,如今不管官家还是朝臣都不想打仗,你要是写什么收复燕云十六州,打西夏肯定不行。
    想写的不能写,现在这一篇李安已经尽力了。
    他怕自己再琢磨下去,容易被这种思想同化。
    不过这到底只是县试,要求相对也低很多。
    李安觉得他这篇文章应该不算太差。
    睡了一觉醒来,也没个时间,李安也不知道什么时辰了。
    不过没人叫交卷,总之没到第二天。
    李安觉得有些尿急,摇了摇铃,没一会来了一个衙役。
    衙役询问了一下,打开门带着李安去茅房。
    上完茅房,李安回到房间继续睡。
    半梦半醒之间,听到阵阵铃声,李安还以为是交卷了,爬起来一听,才发现是起风了。
    李安回去躺下继续睡,就是不知道这铃声全响,那些要上茅房的人怎么办。
    ……
    经义考的学子们们对经史子集的理解,考题都是从经史子集中摘选出来的。
    而默经则是默写经史子集。
    这两个都比较考验记忆力,虽说经义题需要带一些理解,但是李安看过盛纮和刘学文的注释,答起来并不难。
    默经对他来说就更加简单了,唯一难点的就是诗赋题了。
    诗赋并不是考诗词歌赋,而是律赋,和诗词有些区别。
    好在李安知道自己在这上面的缺陷,这些年一直在重点学习。
    不得不说封闭县试真的折磨人,不能洗澡不能洗漱,两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几天下来李安都快被折磨疯了。
    好在明天考完最后一门策论就能结束了。
    最后一天早上,叫了诗赋题的卷子,小吏宣读了最后策论题的题目。
    农!
    就一个字。
    这样的题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非常难。
    容易是因为题目开放性很大,很容易找到切入点。
    难也是难在这一点上,太过广泛了不好写。
    李安思考了许久,一时间都没拿定主意。
第150章 县试结束(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