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 朱元璋骄傲,爹,咱没愧对列祖列宗!(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过朱雄英还是有些疑问,他看着朱元璋道:“爷爷,那如果咱们真动了方田和宁波大批量官吏,文人不会出面阻挠吗?”

    朱元璋笑了笑:“会,但他们不敢!”

    “为啥?”朱雄英不解。

    朱元璋道:“因为皇帝能拿捏住他们,要拿捏住文人,不必全部掌控,人太多了,会累死你,那么你该怎么做?你只要将带头的那个,给捏在手中就行了!”

    朱雄英挠挠头:“这话怎么解释?”

    朱元璋道:“譬如现在大明文人的代表是谁?山东曲阜人,孔门衍圣公孔讷。”

    “你可知道,这孔讷的身世吗?”

    朱雄英摇头:“不怎么了解。”

    朱元璋笑着道:“咱和你说说孔讷这个人,或者说孔家这门人,他们没什么道德底线。”

    “宋朝的时候,他们为官,宋朝灭亡了,到了元朝,他们还是为官,而且他们的官阶品级都很高。”

    “这是为啥?”

    朱元璋询问朱雄英。

    “为什么孔门从春秋一直延续到现在,没有皇帝动他们?”朱雄英沉默深思,脑子有些转不过来。

    朱元璋笑道:“因为历朝历代皇帝,都要指望他们,去约束天下文人一张嘴。”

    “孔家不是那些文人的领袖,而是皇帝的代言人,有这决心的孔家人才会被推上台,若是骨头硬是为文人发声的,那直接杀了就是,之后再找个听话的孔家人。”

    “现在的孔衍,就听咱朝廷的话,这事儿若文人闹起来,孔衍会去说服他们的,若说服不了证明不了自己的价值,那咱就把他杀了,再找个有价值的孔家人。”

    朱元璋笑着诉说,这极为无情冷漠的事情。

    想了想,他继续道:“臭小子,格局要大,你是咱大明未来的掌舵者,你现在要想什么?要想任何人在你面前,你第一时间该去思考,这些人对你有没有作用!”

    朱元璋的每句话,都蕴含哲理,这是朱雄英为什么总是喜欢听老爷子讲大道理的原因。

    因为真的能学到很多。

    朱雄英点头,没打扰朱元璋。

    朱元璋则继续道:“孔门这些人也是一样,他们能约束住天下文人,这就是他们存在的价值,也是朝廷养着他们的价值。”

    “你方才担忧的是,咱杀这么多人,文人们会不会说洪武皇帝嗜杀,会不会说国之好杀,必亡国也,会不会在民间掀起一阵舆论,如果舆论高了,会不会出现叛乱.…”

    “这些都不用担心,孔衍会去说服的。”

    朱雄英皱眉:“爷爷,万一孔衍反戈怎么办?”

    朱元璋笑道:“想法不错,但咱告诉你,锦衣卫收集了许多人的秘密,包括孔门衍圣公!只有把柄握在咱手里的孔家人,咱才敢放心用。”

    “咱告诉你个秘密,你听着,这对你有用。”

    “孔讷是孔门五十六代传人,但他们的身世却成谜。”

    “在元成宗时期,孔讷的的祖先孔思晦还不是孔门的正支,而是庶出。后来他们使用手段,将孔门正支孔思诚一脉扳倒,对外宣布他们才是孔门正支。”

    “总结而说,孔讷并不是孔门的正宗传人,这是他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是皇帝能绝对掌控他们的根源!”

    “所以咱皇帝即便想血洗,想杀人,都能稳住天下文人那张嘴,非但如此,孔讷还会给皇帝洗掉不必要的污点,现在,你明白了吗?”

    原来孔讷还有这些秘密在身上,难怪爷爷绝不会惧怕文人。

    孔讷这身份,就是掣肘他的命根子,他不可能放弃这尊贵的身份,所以就一定会被皇帝掌控!

    有了这些人存在,许多白的能变成黑的,黑的能被他们说成白的!

    诚如爷爷说的那样,这是他们存在的价值!

    朱雄英一时间难以消化,爷爷给了他太多的新认知。

    社会法则也好,人情世故也罢,还有控制御下等等,这些,都在今晚被一一说了出来。

    朱雄英需要去吸收,好好的吸收,好好的学习!

    同时孔讷的这层秘密,他也要给握住了,这些都对自己日后有莫大的作用!

    “好了,臭小子,咱今天教你的东西可多,你回去慢慢自个儿悟吧。”

    朱元璋笑着把朱雄英送出奉天殿。

    路上朱雄英都迷迷糊糊的,确实他接受的知识太多了,需要好好消化消化。

    而把朱雄英送走,朱元璋返回奉天殿见到朱标后,那笑容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标儿,准备陪咱一起忙吧。”

    “之前只是查一部分假账,是试点,现在,咱爷俩要好好彻查!”

    这也是朱元璋把朱标喊来的原因。

    之前涉及两个地方的账簿,朱元璋都查了半个时辰。

    而范围放大,那查的地方和所需要查的时间就更多了。

    朱元璋还是很有自知之明,自己忙不过来,而其他人他又不放心用,思来索去,就自家儿子最合适。

    “父皇,儿臣领旨。”

    朱标行了一礼,而后认真道:“只是,父皇,你方才教雄英那些,会不会太早了?”

    他刚才没插话,一直在听朱元璋教导朱雄英。

    那些知识,会不会….不适合说给一个八岁的孩子听?

    他脑海中一直有着困惑。

    但刚才没问,现在闲下来,只有爷俩才想着问。

    “不早,不早。”

    朱元璋笑道:“毕竟,他身边有他师尊。”

    “咱太想早点给他师尊看看,咱没教坏孙子,咱….也没愧对朱家列祖列宗!”

    这一切,朱元璋都是做给老爹看的。

    让老爹知道雄英腹中有墨,年纪那么小也有帝王心智与智慧,那么老爹….会不会感慨自己教子有方?

    摇摇头,朱元璋不再多想。

    “账簿咱刚才让人带来了,现在还没到,标儿,咱先教你分辨假账的法子。”

    朱元璋拿起那本方田账簿,以及另外一本其他地方正常的账簿,开始给朱标讲解起来。

    而很快。

    一大堆各大地方的账簿,不断被送来奉天殿。

    朱元璋和朱标,也彻底忙碌了起来。

    .

    …….….….….….

    翌日。

    朱元璋和朱标处理了一天的账簿。

    查验完的账簿,朱元璋一大清早便让蒋瓛抱着出去。

    奉天殿的天还蒙蒙亮。

    傅友文依旧保持早起早当值的习惯。

    刚走到奉天殿,远远地就看到蒋瓛抱着账簿出去。

    傅友文心中一咯噔。

    老爷子昨晚.…这事处理了一天账簿!

    是真的认真了!

    这查假账的方法,老爷子….绝对不是老爷子知道的!

    要是老爷子知道,以前老爷子就会用,而不是现在进行紧急检查。

    到底是哪位高人,告诉老爷子这个法子?

    嘶!

    等等….

    之前的商税试点….

    老爷子一向很讨厌商人,那次缺钱他也隐晦提了商税,可直接被老爷子看出来并且破口大骂。

    本以为商税这事,一辈子也没法执行。

    却没想到还没过去一天,老爷子反而主动和他提起商税这事儿,还说要试点商税。

    一天不到,老爷子两副面孔。

    会不会….也是那高人指点的?

    嘶!

    越想越有可能!

    难道是….难道是太孙朱雄英?

    傅友文想起来朱雄英,那一夜朱雄英把他们召集商议蓉城粮食解决之法,谈笑间朱雄英就说出他的方法,并且也是真正解决了蓉城危机。

    这三件事,从某个方面来说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区别在于商税和假账,他只知道是老爷子说的,而蓉城粮食案,是太孙所说!

    “能改变老爷子想法,不是有能者,有能者也不行,当年的刘伯温便是如此。”

    “只有马皇后以及太子殿下这些嫡系之人,才能改变老爷子想法,上次蓉城危机太孙解得,另外两件事老爷子光速变脸,肯定和嫡系血脉有关。”

    “嘶….不会是太孙殿下吧!”

    傅友文瞪大眼睛。

    而越想越觉得这事,八九不离十了,哪怕不是太孙,也得是老爷子亲近之人所说,只有朱家人,才能改变他的想法。

    “朱家,又出了一条龙啊,比老爷子还厉害的龙。”

    “以前他卧着,而现在…它苏醒了。”

    傅友文低喃,眼中有着激动与惊喜。

    现在是大明江山,是朱家的江山,朱家家里头,当然是越多有能人越好。

    如此….

    大明江山才能更稳固,也更能带大家吃饱饭,过好日子!

    而事实上,现在大明也的确一步步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些都是朱长夜的献计,他实力提升受到限制,大明国运更强,他才更强。

    他的几次献计,使得大明国运更强了,自然他的实力也比当初刚下山时强了不少。

    此刻。

    就在傅友文发愣的时候,蒋瓛已经走了过来。

    “傅大人。”

    蒋瓛招呼了一句,抱着账簿随傅友文来到户部。

    “这些账簿,您可以封存了。”

    锦衣卫副指挥使的话依旧很少,这个执掌,注定了蒋瓛不是多话之人。

    他说完,便转身走了。

    但傅友文,分明看他手上还拿了三本账簿,而且他去的衙门,好像是….都察院!

    傅友文忍不住打个寒颤。

    该不会.…又查出假账了吧?

    天呐!

    这才一夜,又查出来三个地方!

    傅友文眼神有些敬畏,咽了咽口水,自言自语的道:“一夜就三个地方假账,涉及人数只怕是至少上千人。”

    “以老爷子的性子,这些人肯定要死,嘶….这样看下去,似乎还有许多人要杀!”

    大明….

    又要人头滚滚了!

    继胡淮庸案之后,这一次的假账案,是涉及整个大明疆域,死的人只会更多!

    这是一件真正的大案!

    傅友文面皮抽了抽。

    治下出了那么多贪官污吏,也不知道老爷子现在啥心情,恐怕脸黑的能吃人了吧?

    当年胡淮庸案,他是亲眼看过来的,看到老爷子脸是多么的铁青。

    现在这假账案比胡淮庸案更大,只怕老爷子的脸色,比当年更加难看….

    这段时间,能避风头尽量避风头了,不要触老爷子霉头。

    傅友文心中如此想着。

    随后,

    他开始整理账簿,等他整理好账簿,才走到值庐门口,远远地,就看到朱元璋背着手,哼着小调,正在朝宫门走去。

    傅友文使劲揉了揉眼睛。

    那是陛下不错吧?

    是啊!

    可是….可是老爷子,似乎在.…在哼曲儿

    卧槽!

    傅友文看惊了,为啥,老爷子心情会这么好。

    这….好诡异啊!

    .

    …….….….….….

    与此同时。

    李茹正带着恢复好的女儿,刚好买了一些贡品出来。

    这附近的贡品,她都买了一些。

    同时也都问话了。

    女儿小涵昨日说是一位爷爷救的她,附近小贩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都在这盘着,所以李茹借着买贡品的事情向他们问话,问他们有没有看过穿着黑色道袍的老人家。

    而结果,很令人失望。

    都说没见过。

    这下李茹迷茫了,附近她都是问遍了,都没有看过,难道那位老人家,是住在天云观里面?

    李茹没有犹豫,打算带着女儿去天云观拜城隍爷,顺便问问天云观的道长们,有没有见过类似的人,如果还是没有,那么她没有办法了。

    城隍庙只有一个入口,后门那边因为修缮根本过不去,再找不到人,她要去怎么寻找?

    那位老人家帮了这么大忙,这份沉甸甸的恩情,又该如何报答?

    李茹心乱如麻。

    走进庙堂。

    小涵好奇的看着周围。

    李茹笑了笑,然后放下贡品袋子摆放贡品,并点六炷香,让女儿也跟她一起拜拜城隍爷。

    “娘,老爷爷在这里。”

    就在这时,女儿在旁边道出这么句话。

    “嗯?”

    李茹先是一怔,而后立刻看向女儿,脸上带着惊喜:“小涵,你说的老爷爷在哪里?”

    她说着还扫了眼周围,看到了几个‘比较可能’的人。

    “那里,就在那里!”

    小涵奶声,并伸出小手指指着面前摆放在庙堂正中的城隍爷神像。

    李茹顺着视线看去。

    “有人吗?”

    她没有看到有人.…难道在城隍爷神像后面?

    只是很快,她走过去就发现神像后面没人,女儿指的地方一个人都没有….

    “小涵,老爷爷在哪里呢?”

    李茹狐疑。

    “那里!”小涵又指了下城隍爷神像:“娘,娘!您没看到吗,老爷爷就在那里呀。”

    李茹脸上疑惑,甜甜指的地方除了城隍神像,什么人都没有啊。

    蓦然,她的脑海有一道不可思议的可能浮现。

    李茹霍然抬头看向面前泥像。

    不会是….

    下一刻,她看着城隍爷神像衣服,黑色道袍….

    和女儿形容的,一模一样。

    刹那。

    李茹的呼吸一滞,有一种窒息感浮上心头。

    “小涵,你在说的是那个….神像?”

    小涵重重点了两下头:“没错,娘!我不会看错的,那个就是帮我的老爷爷,他手上有很好看的光,光进了我这里.…“

    说话间,小涵婴儿肥的小手,指了指自己小脑瓜子。

    “然后然后,我就觉得很困,回家里就睡着了。”

    她小手在比划,说得很开心,然而李茹却什么都听不进。

    李茹呆呆的,看着城隍爷神像。

    整个人有一种天旋地转的感觉,晕眩感让她要室息。

    李茹脑海中,有一个念头浮现。

    是城隍爷救了女儿?所以周围的商贩,都说没见过那为老人家出现,只因为那老人家,就住在这天云观里面,从没离开过。

    是….是城隍爷,城隍爷显灵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