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9章 南唐降战(特鸣谢书友 20224358 的(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南唐君臣压榨江南百姓、奢侈已久,要他们猛然放下这作威作福的超然地位,那真比杀了他们还难过。

    因此听李煜这么一说,紫极殿中许多臣子纷纷附和。

    枢密使张洎出班道:

    “陛下,我大唐有长江之险,只须派大军守稳长江边,使周军不能登陆,周帝郭宗训必会知难而退。

    届时,陛下再派使臣携重宝贿大周君臣,可使其同意我大唐仍为属国,不再来犯。”

    各部尚书和侍郎一听,许多人出言支持此议。

    冯谧心想:

    “周帝英明神武,行事果断,前几年之所以不攻打我大唐,只因其想先统一国力较弱、而国君野心不熄的蜀国和汉国。

    自周太宗发动淮南三战后,长江水域的控制权已在周军而不在我大唐,想要在江岸边阻载周军,哪有张洎说的这么容易?

    只是陛下和朝中众臣都不愿就此投降,我一人反对也无用。

    不过观周帝为人,即能善待蜀国投降的臣民,又能容下倒行逆施的汉国君主刘鋹,我国主历年来对他供奉唯谨,即使战败再降,周帝也应能善待我等唐国君臣。”

    眼看李煜向自己望来,意示垂询,冯谧出班道:

    “陛下,若是要抵挡大周入侵,臣以为当以枢密使张洎主持金陵军事,以镇海节度使林仁肇统军防守南都一带。

    同时遣使联络吴越国主钱弘俶,纵使不能说动他派兵来援,至少也能使其不在周军攻打来之时,趁火打劫我唐国。”

    李煜一听大悦,道:

    “冯尚书不愧是三朝老臣、朕之腹心!想出来的应对之策极佳。

    朕意已决:以枢密使张洎领兵八万,防守金陵一带江岸;镇海节度使林仁肇领兵五万,防守南都一带江岸。

    此战不求出击,只求打退周军进攻!周帝见大军无功而返,届时朕再派使臣前往汴京求和,他必能答允。”

    几日后,枢密使张洎和镇海节度使林仁肇各自统军前往岸边布防。

    林仁肇,建阳人,生于92?年,生性刚强坚毅,武艺高强,而且身材魁梧,身上刺有虎形纹身。

    原是闽国裨将,与陈铁齐名,为闽国勇将,人称林虎子。闽国灭亡后,归家闲居。

    显德三年(956年)南唐中主李璟因后周军攻打淮南,命鸿胪卿潘承祐到泉州、建州召募勇士。

    潘承佑推荐了前永安节度使许文稹、静江指挥使陈德诚以及郑彦华、林仁肇等人。

    中主任命林仁肇为将军,让他率偏师救援寿州。

    林仁肇攻城南大寨,又破濠州水栅,被擢升为淮南屯营应援使;八月周军正阳浮桥建成,扼住南唐援军的进路。林仁肇亲自率领一千敢死士,用船载着薪柴牧草,乘风放火,欲焚毁浮桥。不料风向转变,不利火攻,周军大将张永德趁机进战,唐军大败。

    这时林仁肇单马殿后,使一三十余斤的破阵刀,将张永德军射来的箭矢全部挡开,掩护部下军士得以撤离,神勇无双。

    林仁肇率5万大军抵达南都(南昌)后,勤为守计,在江面上放置数艘大船,以铁链连之,以阻截周军过江。

    同时命麾下军士在江边建立数处大木寨,备弓箭、投石机、巨石、滚木等甚多。

    本章完

    www.114wxw.cc。m.114wxw.cc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