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8章 乾隆盛世(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728章  乾隆盛世

    天幕上。

    皇帝按捺不住脸上的笑意。

    正大光明的匾额下,群臣俱都喜气洋洋。

    一位大臣出言恭贺道:

    “觐光扬烈,继祖宗未经之宏规。轹古凌今,觐史册罕逢之盛世。”

    其余官员也不甘示弱。

    “陛下成两朝未竟之志,准回平而北无汉世匈奴之患,金川定而西无唐代吐蕃之扰,保世恢基,其极于无外!”

    “自比年以来西域大奏肤功,国家势当全盛,三十六国,咸遵正朔,浩乎大哉,此王道之极盛,而三五之遐躅也!”

    “方今国家全盛,府库充盈……”

    乾隆看着争先恐后,进表上赋,欢呼庆祝的大臣们。

    笑得越发开心灿烂了。

    ……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统一新疆。】

    【中国疆域达到历史极盛,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领土面积一千三百一十六万平方公里。】

    【而若算上羁縻地,其疆域面积更是达到了一千四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这样的版图规模,在历史上也是相当可观的。】

    【环顾四周,近郊诸邦,皆为属国。】

    【除了传统藩邦,葱岭以西,巴达克山、浩罕、安集延、左右哈萨克、布鲁特等,都纷纷遣使来朝。】

    【汉唐时期的气势恢宏再次重现!】

    ……

    {这话没毛病啊?自成吉思汗以来,还没有谁如此一举荡平二万余里,深入不毛之地。}

    {而且元代之后,中国的疆域从来没有如此巨大,国家的统一也没有如此巩固。}

    {咱们也要客观看待乾隆的成绩,武功这一方面是决然挑不出毛病来的。}

    {以统一新疆为标志,清朝的统治确实攀上了历史的高峰。这一高峰,也悬绝于历代的治绩之上。}

    {咱就是说,从汉代张骞通西域开始,天山南北以及巴尔喀什湖一带就是中原王朝一直努力经营的目标。}

    {汉、唐、元这三朝都实现了对西域的管辖,在这个地方设置过都护府,但是由于距离遥远,风土不同,中央政权一直很难在这里建立直接、持久、稳定的管辖。}

    {因此,西域一直是中华帝国版图中最不稳定的部分,与内地的联系时断时续,对内地的臣属也时叛时服。}

    {直到乾隆灭了这片草原上最强悍的民族,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后,才真正在这里建立了彻底、有力的统治。}

    {而且这一统治建立得相当牢固,新疆一直没有再次分裂出去。}

    ……

    大汉·武帝时期

    霍去病又开心又想不通。

    开心是来自对于土地扩大的天性。

    想不通的则是……

    “这开疆扩土本来就是明朝的责任,结果什么都不干!”

    “这可好,全都留给清朝干了。”

    刘彻闻言,笑着倒了杯水,把水推向霍去病那边,笑道:

    “乾隆能成功,一半是因为雍正的立储原则,保驾护航。”

    “一半是因为承接其祖父与父亲的两代政治结果。”

    刘彻点了点天幕里的疆域图,认真道:

    “尤其是雍正在制度上实现了摊丁入亩、养廉银、密折制度、军机处等一系列制度创新。”

    “但好的基业也需要好的君王来接手。”

    “乾隆的制度创新看不出来,但他能使这些大政方针落实一半,这都是了不起的能力了。”

    “而明朝呢?”

    说起明朝,刘彻都有点牙疼。

    制度创新有吗?

    有!

    谁创的?

    朱元璋吗!

    “好大一个坑啊……”

    刘彻摇了摇头,感慨着:

    “能在这座坑里扑腾将近三百年,也算了不得了。”

    ……

    大宋。

    赵匡胤很是羡慕啊!

    “连出三代……”

    “上一次能这么接力的,还是文景武呢……”

    赵德昭小声道:

    “文景之治其间还夹杂着七国之乱呢。”

    赵匡胤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中间还隔了一段武周、中宗、睿宗、少帝。

    “真是,时也命也……”

    ……

    大明。

    朱元璋现在深觉统治者的素质有多重要了。

    若是前代积累的统治成果被下一代某个轻率的错误葬送殆尽……

    说的就是你!朱祁镇!

    还有你!朱翊钧!

    那后面就算偶尔出现几个雄才大略者,也是忽起忽落,难以持续……

    “呵,雄才大略……”

    朱元璋又仔细回忆了一下。

    除了朱见深能勉强沾个边,其余那些哪个都不成。

    所谓的中兴……提都不想提。

    朱厚照若是和朱厚熜合体,倒是能算一个。

    朱标倒是对另一个人很是敬佩。

    “雍正……”

    十三年,改革成功。

    就康熙晚期那个糜烂的朝局,换个平庸皇帝就直接凉了。

    ……

    【就如前文所讲的,乾隆一朝几乎消灭了对最高权力的所有威胁,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稳定。】

    【历史上真正做到了“乾纲独揽”的帝王,唯乾隆一人而已。】

    【同时,乾隆一朝的国家财政储备与以往各朝代比也是空前的,达到顶峰的。】

    【康熙朝库存银最高额是五十八年(1719)的四千九百余万两,通常存银为三千万到四千万两。】

    【雍正年间库存银最高额是六千多万两,最后几年为三千多万两。】

    【乾隆二十年(1755)前,通常存银也是此数,二十年后达到四千万两,以后持续增长。】

    【乾隆三十年(1765)达到六千万两,三十三年(1768)超过七千万两,此后一直维持在七千万两以上,四十五年(1780)存银七千八百万两,五十五年(1790)至八千万两。】

    【乾隆朝的武功与财政皆达到最高峰。】

    【财政是盛世的标志之一,也是减免钱粮的经济基础。】

    ……

    【蠲免赋税是乾隆施行的最大仁政。】

    【登基后就蠲免了各地积欠十年以上的钱粮,只此一项,就免除了江南(江苏、安徽)赋税达一千余万两。】

    【在他退位那年,又下令蠲免天下所有积欠赋税达一千七百多万两,没有积欠的地方则将其次年赋税免除五分之一。】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一时脸色有些奇怪。

    退位?

    也就说没死在皇位上?

    你是真退位还是被退位啊?

    乾纲独断啊!

    你说你退位?!

    我怎么这么不信呢?!!

    卫子夫则眼前一亮。

    退位?

    这也是个办法。

    ……

    【其蠲免之举分别在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三十五年(1770)、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五十五年(1790),前后四次普免全国赋税钱粮,共计白银一亿两千万两。】

    【如果加上实际上仍然是乾隆皇帝执政的嘉庆元年(1796),则是五次,共计白银一亿五千万两】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嘴里的酒都喷出来了。

    “不是,你玩真的?!!”

    他擦了擦嘴角,实在难以置信。

    真退啊?

    因为什么啊?
第728章 乾隆盛世(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