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3章 崇祯:南迁?大臣:不行!(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幕上。

    长安。

    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身穿补丁布衣的贫民与身着战甲的军士混在一起。

    满城的人个个喜笑颜开。

    画面推进到宫殿。

    李自成一身龙袍坐在金椅上。

    众人朝拜山呼。

    ……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李自成发布檄文,称“自古帝王兴废,兆于民心。嗟尔明朝,大数已终,严刑重敛,民不堪命”。】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国称帝,国号大顺,改西安为西京,建元永昌,以秦王殿为宫,追尊北宋时被契丹封为夏国王的李继迁为太祖。】

    【又在秦王殿大宴西安城中缙绅大户,把秦王府中的金银器皿赏赐诸人,随后道:

    “我大军已逼近北京,但军中缺饷,各位不是官吏便是豪强,金银成堆,须拿出助军需。”

    【四周兵士环屋而立,兵器映日寒光闪烁。】

    【宰相牛金星宣布,曾为九卿者出银五万,中丞者三万,监司者一万,知县者五千。】

    【金银到手,一切安排妥定,李自成开始大修西安城,开科取士。】

    【二月初二,渡黄河,攻克汾州等地。】

    【初五,进攻太原,三日城降。】

    【十六日,忻州归降。】

    【三月初一,李自成攻克宁武关(山西忻州)大同总兵姜瓖、宣府总兵王承胤投降。】

    【十一日,义军抵达宣府,举城欢庆。】

    ……

    大秦。

    嬴政面无表情。

    上一次所谓的“义军”如此势若破竹。

    还是他对面的那个流氓。

    刘邦往蒙恬身后藏了藏。

    他是会选挡箭牌的。

    蒙恬感受着皇帝明晃晃的眼刀,宰了刘邦的心都有了。

    ……

    大汉。

    “这是被胜利冲昏头脑了。”

    刘邦敲着桌面,对李自成的做法十分不赞同。

    “大局未定,辽东未平。”

    “此时称帝为时过早。”

    吕雉捋了捋袖口,淡淡道:

    “也许是他手下人等不及了呢。”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你在长安,追尊北宋时期,被契丹人封为夏国王的李继迁为太祖?”

    “什么脑子啊?”

    李建成与李世民也不理解。

    你这法理怎么算啊?

    全是割据政权不提,还个个是非中原地区的割据政权。

    你不敢认大唐为祖,咬咬牙认后唐为祖也行啊?

    他们家阿耶都能认老子呢,你怕什么?

    格局不够大啊。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很生气!

    “你个泥腿子!你还看不起我大宋了?!”

    “你凭什么看不起我大宋啊!”

    “我大宋!……大宋……”

    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挨打就要立正。

    大明虽然后期不当人,但人家初中期能打啊。

    打的四周服服帖帖。

    大宋……从某种方面来说也很能打……

    那么轮流挨打都能挺三百年,何常不是一种本事?

    ……

    大明·永乐时期

    “唉……”

    朱棣长叹一声。

    早知如此,还不如不迁都北京。

    也不会有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朱厚熜的庚戌之变,朱由检的……三次围京之变!

    “现如今,只有迁都了。”

    朱高炽抿了抿嘴,看了一眼跟朱瞻基说悄悄话徐皇后,一咬牙道:

    “爹,儿子估计朱由检不会迁都。”

    朱棣有气无力的摆手道:

    “这时候不是逞意气的时候。”

    “半壁江山让出去,让李自成跟辽东女真硬磕去。”

    “祖宗基业还是能保住的,江南之地在,一切还有机会重来。”

    朱高炽胖脸上浮现一抹苦笑。

    “可是爹,你觉得他会主动提这事吗?”

    朱棣奇怪的看着他。

    “你饿糊涂了?”

    “皇帝能主动提南迁吗?那不成宋高宗了。”

    朱高炽笑着叹气:

    “是啊,所以这事就要大臣来提。”

    “问题来了,会有大臣主动去提吗?”

    “提了,就是众矢之的,皇帝能保住他吗?”

    朱棣觉得就朱由检那性格啊……

    必然是卸磨杀驴啊!

    “……他娘的……”

    ……

    【三月初一,崇祯召兵部尚书张国维、庶吉士史可程、进士朱长治、陈州诸生张鑻议政。】

    【张鑻提出请太子监国南京。无果。】

    【初二,大学士李建泰奏请南迁,愿奉太子先行。】

    【崇祯帝又向阁臣询问,表示李建泰建议南迁,但是国君死社稷,自己应当何去何从。】

    【大学士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少詹事项煜奏请先奉太子抚军江南,但是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大声斥责诸臣意欲仿效唐肃宗自立为帝。范景文等人不再敢言。】

    【崇祯帝又问战守之策,众臣默然,崇祯感叹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

    【此后,再有大臣提出南迁,崇祯都表示死守京城。】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盘腿坐在榻上,冷笑着:

    “真是,好恶毒的诛心之语啊。”

    拥戴太子,有了拥立之功,既可以保富贵,又到了安全的江南。

    这话就差直说你们难道要皇帝一个人在北京死社稷吗?

    李泌背负双手,仰天长叹。

    “国不国,君不君,臣不臣。”

    ……

    【这不是崇祯第一次想要南迁了。】

    【松锦之战后,崇祯皇帝就与首辅周延儒秘密商议南迁事宜,并叮嘱周延儒千万不要泄露消息。】

    【天启皇帝的张皇后听到消息以后,就问崇祯皇帝的周皇后:“此周延儒误皇叔也,宗庙陵寝在此,迁安往?”南迁一事就搁浅了。】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已经率军攻进了山西。崇祯秘密召见李明睿、李邦华、吕大器商量南迁事宜。】

    【李明睿非常坦率要求南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皇上可内断之圣心,外度之时势,不可一刻迟延者也”】

    【要求皇帝不要跟群臣商议了,一定要乾纲独断。】

    【崇祯道:“此事我已久欲行,因无人赞襄,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此事重大,尔且密之,切不可轻泄,泄则罪坐汝。”】

    ……

    大隋。

    杨坚气的一拍桌子!

    “你说这人!”

    崇祯皇帝言下之意是告诉李明睿,他早就想迁都了,只是因为没有人支持所以才拖延到现在。

    他的想法和李明睿一样,但是如果大臣们不同意怎么办?

    这是大事,因此崇祯让李明睿保密,万万不可泄露出去,否则治他的罪。

    独孤伽罗见怪不怪道:

    “他可以独断,但是贪慕虚名。”

    “就像篡位者要三辞帝位一样。”

    杨坚气愤的脸为之一僵。

    骂的好狠啊!

    独孤伽罗一边撑着脸,一边百无聊赖道:

    “小人物怕惩罚,大人物怕历史。朱由检也不例外。”

    “天子守国门吗。”

    “以前守不住什么东西,最后的脸面还是要守一守的。”

    ……

    {他妈……这跟陈新甲与清军议和的情形一模一样!}

    {陈新甲议和是崇祯皇帝指使的,但是议和的消息泄露了,崇祯就杀掉陈新甲,然后跟大臣们说议和的事是陈新甲背着自己干的,以此来推卸责任。}

    {这人知道待在北京只有死路一条,非常想南迁,但是又不愿背上骂名,要将南迁的责任推给臣下,推给提出建议的人。}
第673章 崇祯:南迁?大臣:不行!(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