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9章 大明最后的真正掌权者天启帝(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49章  大明最后的真正掌权者·天启帝

    『明成祖:辽东两大平原之间是沿海边的燕山山脉走向,宁远正是建在山脉上。』

    『但燕山山脉在华北平原前面向左拐了一下,给辽西走廊上了一个门,从而形成山海关。』

    『这个地方地势奇伟雄峻,北面山河纵横、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没有海军的大军根本无法展开任何兵力,也无法长期驻扎。』

    『山海关以南则地势开阔、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守卫可以随时随地的增强兵力装备和各种防御物资。』

    『这样的地势就决定了在从山海关北面永远无法攻破山海关。』

    『而山海关唯一一次被攻破也是从南面。』

    ……

    大元。

    忽必烈把玩着金刀。

    沉着目光。

    他知道那朱棣口中说的唯一一次从南面攻破,是哪一次了。

    “后金……”

    “哼。”

    在众臣的不理解中,忽必烈缓缓上双眼。

    ……

    『元世祖:当年成吉思汗攻打山海关,用自己的几个女儿贿赂了山海关前的几个部落,发动对山海关的全力偷袭。』

    『强大的蒙古军面对战力几乎是不堪一击的金军,仍然在山海关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人力再强,又岂能与大自然的雄斧神工相争?』

    『最后,成吉思汗终于明白,从正面是无法攻破山海关的。』

    『于是绕道紫荆关,从南面攻击,终于才拿下了山海关。』

    『这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山海关被攻破,而且是从背面。所以抛弃山海关的雄关天险,而去防守宁锦,实在是错误之极。』

    ……

    大隋。

    杨坚看的津津有味。

    但看到元世祖三字也不由得一愣。

    “这位怎么也跑出来说话了?”

    “他不会看不懂这里面的玄机啊?”

    独孤伽罗听了半天的转述,此时好奇问道:

    “谁啊?”

    杨坚说清忽必烈的观点。

    独孤伽罗恍然道:

    “看来这元世祖也有点十世之仇犹可报也的意思。”

    杨坚眼角微跳。

    “金……后金?”

    “还能这么算吗?”

    独孤伽罗白他一眼。

    “行,你可以不算啊。”

    “别怕金刀之谶啊。”

    “那关系也远啊。”

    杨坚被强而有力的反击打得哑口无言。

    卯金刀……怎么可能不怕啊。

    “啧啧……汉高祖啊……”

    ……

    大汉。

    刘邦闭着眼睛撇了撇嘴。

    吕雉吃着酥糕,淡淡道:

    “谁家皇帝蹦出来了?居然让你这副恶心面貌。”

    “总不能是项羽吧?那可见鬼了。”

    刘邦眼也不睁的随口道:

    “乃公还真宁愿见鬼了。”

    “……罢了罢了,毕竟有疆土在那……忍了他了!”

    吕雉知道是哪个朝代的皇帝了。

    她心中暗叹一口气。

    可惜,朕无缘入内一见啊。

    ……

    大明·天启时期

    朱由校将各位皇帝的话总结到一张纸上。

    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啧啧称奇。

    “茅塞顿开……”

    “辽东之地暂且无忧矣!”

    他微微折叠纸张,再次陷入沉思。

    攘内安外……

    得收拾一下家里了……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缓缓睁开双目,鼻子里轻哼一声。

    “天助自助者。”

    明朝末年的问题可不仅仅是边防问题。

    内部朝廷的事情不解决,那就只能是防而不守。

    而防久必失。

    ……

    【用人识人:天启六年,袁崇焕上疏说在关外依靠修城屯田就可以让后金投降,天启接到奏疏后批示道:

    “作何给授,使军民不相妨?作何分拨,使农战不偏废?作何演练,使农隙皆兵?作何更番,使营伍皆农?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马?作何收保,不致资盗粮?一切事宜,该抚悉心区处具奏。

    这本内说,奴子不降,必定成擒,诸臣诸不乐闻。

    以朕计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

    蹈实而做,需时而动。

    正也,奇在其中矣。

    该抚饶为之,亦善为之。”

    天启的意思就是告诫袁崇焕老老实实做好实事,少搞一些大言不惭的把戏。】

    【此时天启只二十一岁,处于深宫之中的他,其头脑冷静和务实态度已在袁崇焕之上。】

    ……

    大明·隆庆时期

    朱载坖收回目光,看着天幕上的话就是一阵无语。

    “别吧……”

    看这意思,这袁崇焕似乎在大战略上没有什么时候长久目光啊……

    “你现在守着宁远……可别弄什么幺蛾子。”

    ……

    大明·崇祯时期

    朱由检稍微松了口气。

    还以为又杀错了呢……

    他现在开始有了几分盼头了。

    因为一语点醒梦中人啊!

    后金从来都不要广宁!

    他们连宁远、锦州、大凌河、右屯等等地方都通通不要!

    所以孙承宗、袁崇焕折腾宁锦防线一直延伸至右屯,去获取什么纵深是毫无意义的!

    难怪……

    朱由检从地而起,踱步深思。

    难怪当年皇太极议和,其中一个条件就是明金双方以大凌河、辽河为缓冲区。

    由此可见,后金的统治重心只是沈阳和辽阳。

    努尔哈赤也是为了防备明军的进攻,才特地将金国首都从辽阳搬到了沈阳。

    这就说得通了……

    “袁崇焕误我啊!”

    多花多少冤枉钱啊!

    ……

    【天启四年,皮岛总兵毛文龙的一份塘报说,女真人有跟蒙古人勾结,从喜峰口入关的可能性。】

    【天启接到塘报后批示道:

    【“外呈称奴酋与亲信奸人李茂隆等,昼夜商议,欲以贿买西虏,更换旗帜,借路潘家口等处,进攻谋逆。】

    【朕思奴酋所谋,其志不小,更甚于昔也,倘以假道长驱,为害非浅,是以朕不无东顾之忧。】

    【卿等传示兵部,作速马上差人前去传与枢辅,总督镇巡,当详计塘报,作何料理?作何策应?筹度周全,务保无虞。】

    【其沿途各路,并东征将士,俱要仔细防御。及各隘口守把将官,都要昼夜不时防守。还仔细盘诘进贡出入进攻夷人,其中恐有奸细夹带情形。】

    【仍传户工二部,并专督辽饷等官,详确毛帅,如果缺粮乏器真情,并拨船及应用器械,一并速发解去军前应用,不得迟滞,有误军机,责有所归。特谕。”】

    【然而孙承宗没有看出这份塘报里面的厉害性,对潜伏的危险无法预计,孙承宗说道:

    【“奴狡而计稳,必不出此。又恐关城谓虏由他道,便可缓防,以为声东击西之计。”】

第649章 大明最后的真正掌权者天启帝(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