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5章 大明极盛仁宣之治!(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35章  大明极盛·仁宣之治!

    【放弃交趾这事到如今依然存有争议。】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明朝不但深陷交趾的战争泥潭,甚至财政也被其拖累。】

    【就当时的国力民生而言,朱瞻基确实做出了明智的抉择。】

    【而随着交趾问题的解决,明朝的一大战争负担也终于卸下。】

    【自明仁宗起就一直倡导的休养生息政策也正式开始全面推行。】

    ……

    大汉·宣帝时期

    “收缩边防,放弃交趾。”

    “也算是很好理解的操作了。”

    刘病已明白朱瞻基的难处。

    他面对的境地就像另一个自己。

    明朝在他之前用兵太过于频繁,交趾想要长期驻守是需要进行不断输血的。

    就像轮台屯田一样。

    那为了更好的休养生息,积蓄国力,一定程度上的战略收缩没有任何问题。

    “只要一代人的时间。”

    “等到资源储备充分,人口增多,随时可以拿回来。”

    许平君也颇为认可,只是补上一句。

    “嗯,对!只要他别摊上一个像虎儿那样的太子。”

    “不然战略收缩就真变成放弃了。”

    刘病已:……

    他好像跟历代皇帝问上一句。

    自家妻子对亲儿子一万个看不上。

    怎么办?

    ……

    魏国·明帝时期

    曹叡回忆起往事。

    大父不是很喜欢父亲,但喜欢自己。

    自己的行事风格受到大父影响,但政策法令要延续阿父的意志。

    对于朱瞻基而言亦是如此。

    一方面他的能力全部来自朱棣的教导,另一方面又在朱高炽短暂统治后继位。

    所以在登上帝位的那一天,他就已经面临两条道路的选择。

    到底是继承朱棣的扩张路线,还是父亲的收缩路线。

    但事实是,他没得选。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回想起天幕一开始提到过的仁宣之治。

    又结合历代王朝开国之时的三代君王,发现一件事情。

    在历朝历代开国的六十年至八十年之间,都会遭遇一个发展瓶颈。

    这个瓶颈很奇怪。

    能克服它,王朝就能迎来治世。

    克服不了,否则就会陷入动荡。

    更严重一些就是影响到王朝的生死存亡。

    而朱瞻基此时的在位时间恰好处在一个王朝开国的六十年至八十年之间。

    “安南这个地方在已经明确打不下来的时候,他就只能放弃了。”

    ……

    天幕上。

    一身布衣的朱瞻基扣着手上的泥土。

    他看着推犁耕地老农,叹息一声,对左右随从说道:

    “朕只是推了三下犁,就觉得比打仗还累。”

    “而百姓要一直农耕于田。”

    “春要耕,夏要耘,秋熟则获,三者皆用勤。”

    “有一个懒惰就寒馁及身。”

    “这辛苦可想而知啊!”

    ……

    【不同于明太祖朱元璋立国时的高压政策,朱瞻基大量废除严刑峻法,鼓励朝臣们广开言路。】

    【明朝的思想文化就是在他宽松的执政理念下蓬勃发展起来的。】

    【轻徭薄赋也是他从继位开始就一直坚持的政策。】

    【多次下诏书减免灾年的赋税并安排赈济。】

    【规定废除开荒田道税,下诏申明屯田法,令军队屯田。“所收足以给衣食,则国家可省养兵之费。”】

    【特别是江南赋税改革。】

    【这个由朱元璋留下的赋税大坑,到了朱瞻基时已经举步维艰。】

    【但面对祖制的压力,朱瞻基却力挺能臣周忱、况钟。】

    【在不违背“祖制”的口号下推广了平米法改革,大明的国库才盆满钵满。】

    【其仁政效果之好,恰如《明史》评语: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相。】

    ……

    {说个题外话,一般一提到朱瞻基就什么蟋蟀天子,但很少人提他微服私访。}

    {跟一些皇帝大肆宣传的“微服私访”不同。}

    {他们弄的都是鸡飞狗跳,但明宣宗却是真正地低调。}

    {他曾在祭陵典礼后回宫的路上,特意身穿便装体察民情,跟沿途耕地的老农聊家常,听老农抱怨生活的艰辛和劳役的繁重。}

    {听完之后就默默回宫立刻火速办公,出台各种惠民政策。}

    {这么一件后世某些帝王经常劳民伤财且常编成野史海吹的事,他只当做了解民情的窗口。}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皱了皱眉。

    后世?

    明朝后世就是我大清了。

    从太祖到朕,就没人私访过。

    出巡倒是有过几次。

第535章 大明极盛仁宣之治!(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