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0章 从屠龙变为恶龙(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宋·神宗时期

    赵顼觉得这朱可能是疯了。

    本以为你们后来的会有什么新东西。

    到头来你搞这个!

    “均田制下的军户都亡了。”

    “你还搞籍不准乱这套,还不如募兵制呢。”

    四五岁的小赵煦玩着天星石,好奇的看向赵顼。

    “阿爹,为什么不如募兵?”

    赵顼将脸色红润的小赵煦抱到怀里,叹气道:

    “那些军户说是军人,但他们可不是除了操练什么都不干。”

    “首先,你要努力种地,种出来的粮食要给国家交很重的租子。”

    “比方说,如果用了公家的牛耕地,你要上缴八成粮食给公家。”

    “如果用的是自己的牛,也要上缴七成,剩下的三成才是全家的口粮。”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能还要养猪、放羊。”

    “如果在南方,可能要打鱼。”

    “农闲的时候你会被叫去参加训练,这还是上司负责。”

    “如果不负责,那就是抬轿子、盖房子、看大门。干杂活的仆人。”

    “等到要打仗了,不消说,要扛上你的枪去战场杀人,或者被杀。”

    “如果你光荣战死沙场,朝廷将接管你的妻儿,把她随机许配给某一个光棍。”

    小赵煦听的嘴巴都张大了,

    “这么惨啊?”

    赵顼深以为然的点头。

    “就是这么一个苦人儿。”

    “这样的生活,比起一般老百姓来说也是颇有不如。”

    “好男儿,不当兵。”

    “就是因此啊。”

    “这朱元璋……挖了好大一个坑。”

    ……

    【然而,仅仅有黄册还不够】

    【因为黄册上虽然记载了每户有多少土地,但是许多人在登记时不会说实话,而是隐瞒了大量的土地。】

    【为了清查全国的土地状况,必须派官员到每一块土地去,丈量土地的大小,并落实土地归谁所有】

    【再把这些信息统计起来,计算每家每户有多少土地。】

    【公元1387年,下令丈量全国土地,编订土地清册。】

    【因册中画有每块土地的方圆四至,重重叠叠,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图册】

    【“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

    【进一步解决赋役不均的状况。】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天幕羡慕不已。

    “度田啊……”

    通过清查,全国在册的土地面积会大大,相应的皇帝税收也会大大增加。

    但土地直接和税收相关,比起隐藏户籍,那些人隐藏土地的动力更大。

    这鱼鳞册就能大作手脚了。

    ……

    季汉·怀帝时期

    刘禅挠了挠头。

    “相父……这家伙的脑子真活啊。”

    “甲户、人口、土地。”

    “一环接一环的。”

    诸葛亮轻摇羽扇,叹口气。

    “以法治国。”

    “不是这么个法。”

    ……

    {从秦汉到唐宋再到明清的户籍制度变迁来看。}

    {中国传统社会并非是一个超稳定结构,是一段停滞的历史。}

    {而是一直变动不居。}

    {曾经自发演进到近代的门口,又阴差阳错出现倒退。}

    {好吧,就是点名朱元璋!}

    ……

    大明。

    老朱的牙都快咬碎了。

    笔都快折断了。

    马皇后倒是很庆幸没让那些随侍在进来。

    不然指不定还要救多少人呢。

    “你也别太气……”

    “咱能不气吗!”

    朱元璋将手里的笔扔在地上,怒气腾腾道:

    “什么叫阴差阳错的倒退!”

    “他们是指鼻子骂咱不如元朝?还是不如宋朝!”

    ……

    大明·嘉靖时期

    朱厚熜暗自道一声。

    说得好!

    但面上却浑然不显,端起身边的茶杯,饮一口。

    “明太祖规定,黄册和鱼鳞册每隔十年就要彻底清查一次,以便掌握真实的数据。”

    “但十年一次的普查根本不可能实施。”

    “由于明太祖的苛刻和严谨,官员们战战兢兢、尽职尽责,还用了十二年时间才完成统计。”

    “随着行政效率的降低,后来的皇帝又怎么可能完成十年一次呢?”

    朱厚熜第一次觉得茶水都能变得难以下咽。
第490章 从屠龙变为恶龙(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