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7章 走钢丝的朱元璋(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三条政策可以惠民可以养民。

    但想让百姓背井离乡不生怨言是绝无可能的。

    我们怎么徙民的我们还不清楚吗!

    有问题!

    一定有问题!

    ……

    大明。

    朱元璋咋了咋嘴。

    “永乐…”

    “标儿咋想的?”

    “跟方腊一个年号?”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眼皮子一跳。

    心脏猛地骤停一瞬。

    洪武、永乐…

    这两连在一起念,咱怎么心里直突突呢?

    ……

    【但在大移民的同时,朱元璋还在建设天下水利,力度同样强大。】

    【早在1358年,他就设置了专门负责水利的营田使。】

    【从那以后,每打下一块地盘,就修一处水利,确保辖区内的农业生产和军用供给。】

    【等到明朝开国后,水利工程更成了朱元璋治国的头等要事】

    【登基第一年就下诏:民间凡是有关于水利事务的奏疏,必须立刻奏报。】

    【公元1368年,修和州水堰二百多里。】

    【公元1373年,又大修嘉兴、松江地区水利,动用民夫万人】

    【不但疏通水路,更开胡家港一千二百多丈,打通海运要道】

    【广西、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广东等地都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

    【但这些水利工程并不是盲目的修,而是和明朝诸如移民、屯田之类的大动作息息相关】

    【哪里开荒种地,配套的水利工程就立刻跟上】

    【种到哪儿修到哪儿,生产和灌溉无缝对接】

    ……

    大隋。

    “你是不是人啊?”

    “不是!你凭什么啊!”

    杨坚嫉妒的要死!

    跟嫉妒李渊有个好崽还不一样。

    崽可以抱走。

    可都是修水利!

    你这民力为什么不会崩盘!

    为什么!!!

    “一边打仗,一边徙民,一边修水利……”

    独孤伽罗同样惊愕的无以复加。

    从操作难度说,这事不是闹着玩的。

    技术含量高,执行细节烦琐,风险更大。

    元朝灭亡的诱因不就是因为“挑动黄河天下反”吗

    “他怎么敢的?”

    ……

    大唐。

    “看看!”

    李渊一拍床榻赞叹着。

    “俗话说,有多大荷叶,包多大粽子。”

    “人家事不少干,民也没反!”

    “循序渐进才是王道!”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只能撑死!”

    两个兄弟只当是耳旁风。

    要不说你民生评绩低呢。

    这事的根本就不是缓急的问题。

    ……

    大明·神宗时期

    小朱翊钧衷心感叹着。

    “太祖皇帝非凡人也。”

    不但兴修水利,还同时在修建连接天下各省的驿道。

    “修建水利、驿道。”

    “一要财政实力是否承受得起,二要可行性,避免做无用功。三要执行,能落实到位。

    “上至技术构思下至工程进度,所有细节都要抓。”

    这种调度现如今也看不见了。

    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膝盖。

    爷爷没斗过那些人,不知道自己行不行。

    大明盛世啊……

    连英宗都没能断了这盛世,他又岂能断在朕手里呢?

    “召先生入宫讲经吧。”

    ……

    【朱元璋在位时期,明朝的水利取得惊人成就】

    【公元1395年,修筑塘堰四万零九百八十七处,河流四千零八十二处,堤坝五千零四十八处】

    【水利的全面铺展,也为明初开始的垦荒热潮推波助澜。】

    【经济的复苏增长,从此开始加速。】

    【而徙民与水利之如此顺利,则是源于他的两道诏书】

    【“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礼行之。”】

    【“在京工匠上工者,日给柴、米、盐、菜”,又规定“休工者停给,听其营生勿拘。”】

    【他改变了佃农、匠籍制度。】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