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5章 宋孝宗隆兴北伐(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岳飞看着“心昭日月”四字晃了一下神,随后摇了摇头道:

    “还是请当今皇后定夺吧。”

    话音刚落,门外的一名黄衣寺人趋步进来。

    “岳少保,奉皇后娘娘旨意,请岳少保权知军国事。”

    “安定天下。”

    殿内的一群人精立刻明白了。

    皇后这是早就让人等着呢。

    而早不说晚不说,偏偏这时说……

    岳飞却面无异色,只是躬身答道:

    “臣领旨。”

    随后看向诸位大臣,沉着冷静道:

    “诸公,那我等就先请建国公……”

    “咳……”

    一位大臣清咳一声,随即贴过身来小声道:

    “建国公已进封普安郡王,出宫居住了。”

    岳飞恍惚了一下,随即又收拢心神。

    “请普安郡王……灵前即位。”

    至于法理什么的,绍兴二年被育于宫中的他还是不缺的。

    ……

    【金国南侵以后,迫于舆论与形势,宋高宗重新起用废黜近二十年的主战派代表张浚,让他出判建康府,但决不让他干扰自己的乞和路线。】

    【宋孝宗一即位,就召他入京,共商恢复大计,任命他为江淮宣抚使。】

    【宋高宗很不以为然,他对孝宗说:“毋信张浚虚名,将来必误大计,他专把国家名器财物作人情!”】

    【对宋孝宗的恢复大业也泼冷水道:“大哥,等我百岁以后,你再筹划这事罢!”】

    【宋孝宗起用张浚、准备抗金的决心已定,向朝臣公开说:“朕倚魏公如长城,不容浮言摇夺!”】

    【公元1163年正月,宋孝宗任命张浚为枢密使,都督江淮军马,史浩升为右相】

    ……

    天幕上。

    大庆殿

    年岁不小的新帝坐在龙椅上看着张浚。

    须发已白的张浚与御阶前躬身长言道:

    “金人逢秋必为边境之患,我等当乘其未发之时攻之!”

    “臣请陛下移驾建康,激愤民心,鼓舞兵将。”

    皇帝看着垂垂老矣的大将,起身而立。

    缓步下阶,扶起张浚道:

    “张公,公既锐意恢复,朕难道就会独甘偷安吗?”

    张浚身体一顿,瞬间红了眼眶。

    “臣……谢陛下!”

    ……

    【史浩是孝宗潜邸老师,有从龙之功还是孝宗智囊,因此很受重用。】

    【但在对金问题上,他却是个安于现状的主和派,对孝宗锐意北伐始终持反对态度。】

    【当时,西线吴璘在金国南侵时不仅成功抵挡了金军的攻势,还攻占了原所属北宋的十六个州军,收复失地之广前所未有。】

    【但史浩却以孤军深入为理由,让孝宗下诏命令吴璘退兵保蜀。】

    【不仅使这些州郡得而复失,而且使撤退的宋军在金军的反攻下伤亡二万余人。】

    【孝宗知道真相后大呼“史浩误我”,再授权吴璘得以自行决定进退,但已机会难再了。】

    【在东线,史浩也主张放弃两淮,固守江南,因张浚抵制,才未实行。】

    ……

    大唐·武宗时期

    李炎啧啧称奇。

    “一面为岳飞平反昭雪,另一面又做出与当年宋高宗同样的事……”

    “有所作为之君都这样了,后面又是些什么妖魔鬼怪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

    后周·世宗时期

    郭荣脸色复杂。

    手握重兵的大将闻诏既回。

    这说明节度使这种东西不会再存在了。

    但这种不能已前线之事为重只听后方金口的模式,危害也不小啊。

    ……

    大宋。

    赵匡胤这心啊,一会上一会下的!

    “这孩子!”

    他怎么这么容易轻信别人啊!

    “这些狗日的大臣!都该杀!”

    赵匡义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他觉得此时不是北伐的时机。

    应该先休养生息再徐徐图之。

    但这话他不敢说,不然免不了一顿毒打。

    ……

    【公元1163年,金世宗立足已稳,派仆散忠义为都元帅坐镇开封,统一指挥黄河以南的各路金军,对南宋实行以战压和的政策。】

    【在这种态势下,张浚主张孝宗北上建康督战,下诏出师北伐。】

    【与宋高宗相比,宋孝宗恢复中原的决心是比较大的,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张浚。】

    【决定出师渡淮,北伐收复中原。】

    【公元1163年四月,为了防止主和派的反对,宋孝宗绕过三省与枢密院,直接向张浚和诸将下达北伐的诏令。】

    【宋高宗闻讯,急召孝宗企图迫使他收回成命,孝宗沉默不语表示拒绝。】

    【史浩因宰相不得与闻出兵大事愤而辞相,孝宗同意他出知绍兴府。】

    【由于当时金兵重兵屯于虹县与灵璧,进攻这两处据点便成为北伐的首要目标。】

    【时任淮西招抚使的李显忠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充当先锋。】

    【建康都统邵宏渊献上攻取虹县、灵璧二城之策。】

    【张浚接到北伐诏令后,星夜赶回建康,调兵八万,号称二十万。一路由李显忠率领取灵璧,一路由邵宏渊指挥攻虹县】

    【五月,众人翘首以盼的北伐开始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