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0章 过河!过河!过河!(下)(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幕上。

    厚重的乌云团于汴京之上。

    电如游龙,若隐若现。

    “轰隆隆”的闷雷声在偌大的开封城中回荡着。

    枯瘦如柴,眼窝塌陷的老人气若游丝的侧躺在床榻上。

    床榻旁,一众将领围绕着,泪珠滴答而下。

    “轰隆隆!”

    伴随闷雷响起,雨滴打在芭蕉叶上。

    老人浑浊的眼睛看向眼前众人,语气吞咽艰难道:

    “诸公能为我歼灭丑虏,以成主上恢复之志,虽死无恨……”

    众人垂泪,一起罗拜于地,同声应答道:

    “敢不尽力!”

    老人又看向为首一人:

    “鹏举,我度不过此疾了。”

    “我自幼孺慕武侯,想不到,最后……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为首小将上前一步,跪于榻前,垂泪呜咽着:

    “宗父……”

    “轰隆隆!咔嚓!”

    风雨大作,一声炸雷自天响起。

    老人浑浊的双眼猛得一亮,长吸口气,挣扎侧身而起。

    在众人悲戚惊愕的神色中。

    目光炯炯,愤懑与不甘的呼声随着滚滚雷霆。

    在风雨大作、天色如晦的汴京城中迅速传开!

    “过河!过河!过河!”

    呼声还在众人耳边回荡。

    高呼之人却已魂归天地。

    ……

    【由于宗泽的抗金立场坚定不移,宋高宗和黄、汪等宰执大臣很担心他继续留在东京会妨碍宋金和议。】

    【黄潜善、王伯彦以疑宗泽欲拥兵政变为由,劝宋高宗任郭仲荀为东京副留守,监视宗泽。】

    【宋高宗下诏命宇文虚中为“大金祈请使”入汴京,让宗泽回扬州任职。】

    【同时敦促宗泽尽快释放被扣押的金国使臣的命令。】

    ……

    {完颜构那个脑子就是好不了一点儿。}

    {害,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九妹说白了就是皇宫日子过久了,再加上大宋重文轻武,导致的历史惯性,指望大宋出铁血皇帝,无异于在车站等飞机。}

    {昏庸之病,废立方可根治!}

    ……

    大宋·太宗时期

    “哈哈!哈哈哈哈!”

    赵匡义笑了,笑声中满是讽刺与痛恨!

    “对宗庙社稷、对父母亲人,对人世间最基本的道德伦理、人之常情,都有着令人心寒的冷漠和无感……”

    “伱可真是……禽兽不如!”

    ……

    大宋·钦宗时期

    本还对康王抱有丝丝幻想的大臣们,彻底心寒了。

    宗泽之功已不下诸葛武侯。

    如此忠贞之人他都容不下……

    他还能容下谁?

    “今日方知后主之德。”

    刘韐双目无神的念叨着。

    众人脸色复杂。

    刘后主再无君之质,好歹也是个知恩之人。

    而这位……是不是人都很难说。

    “我同意。”

    张叔夜看着李纲道:

    “任汝霖为平章军国事!”

    ……

    【皇帝不回銮,还要与金军求和。】

    【这个斗志顽韧的老人,历尽刀光血影围逼、冷眼横眉夹攻都没有倒下的老人。】

    【忧愤成疾一病不起了。】

    【他生背疽,不便躺卧,难以入睡。】

    【但即便受着如此折磨,宗泽仍坚定自己的信念。】

    【就算没有朝廷北伐的诏旨,北伐仍要按之前的计划继续进行!】

    【一条条命令接连下达,一部部兵马的出兵日期陆续排定。】

    【眼看要夭折的北伐变得触手可及,河南河北的士气民心也一度又振奋起来。】

    【然而如此繁重的工作也耗尽了这位老人的最后一点生命。】

    【公元1128年七月十二日,北伐将领与其他官员、义军首领纷纷到病榻前问安。】

    【宗泽勉励他们歼灭强敌,实现恢复故土的伟业,完成自己未酬的壮志。】

    【弥留之际,宗泽并无只言片语提及自己与家事,只是大声疾呼:“过河!过河!过河!”】

    【呼声过后,便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岁。】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心心念念不能忘却的,仍然是北伐。】

    ……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