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47.第240章 贞观之路。(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40章  贞观之路。

    天幕上。

    显德殿前庭。

    一身圆领袍的李世民背负双手,看着眼前的众兵将朗声道:

    “戎狄入侵,自古有之。”

    “这些不值得忧虑,值得我们忧虑的是边境稍稍安宁下来,君主就沉湎于游乐之中,忘记了军备。”

    “所以等到敌人卷土重来时就难以招架了。”

    “而今,朕不让你们去凿池塘、建宫苑,只令你们专门练习弓矢。”

    太康之治还是元嘉之治?

    “朕这么做,就是希望天下百姓能够得到少许的安宁!”

    诸葛亮依然摇头。

    刹那间。

    殿内一位大臣当即奏道:

    “陛下以神武平海内,文德颂歌岂能比得上这样的气势!”

    李世民笑了笑道:

    “文德和武功,各随其时,封卿说文不及武,这话还是有点过了。”

    ……

    “这首曲子是民间自创,虽然是战歌,没有文德颂歌那样雍容,但功业是由此成就的,不能忘本。”

    “君主所应当重视的,首先在于增加文德,对于武功不必那样在意。”

    天幕上。

    【所以他主张施行严刑峻法,加强统治的力度。】

    《秦王破阵乐》气势雄浑,感天动地。

    “百姓之所以作乱是为时势所逼。”

    【十月,颉利可汗送来三千匹马、一万头羊。】

    身着圆领袍,头戴黑幞头。

    显德殿内。

    李世民坐在大位上一言不发。

    “所以,李唐虽是靠武功夺得了天下大权,此时采取魏徵所提倡的王道是对的。”

    但不得已而求和时,则是以财物换取时间。

    【李世民是在戎马生涯中闯荡出来的。】

    “三代之时的狩猎也是分时候的,未闻日事练习的。”

    “阿嚏!”

    如此才能一雪前耻。

    大秦。

    而从李世民的这段话里,他感受到了这股决心!

    ……

    李世民看了一圈大殿众臣,随即笑道:

    ……

    【最后,李世民采纳了魏征的意见,并据此制定自己的治国方略。】

    化作霞光潋滟的四个大字。

    【于是,李世民引起话题,天下大乱之后,恐怕治理起来不会很快就见成效的,那应该用王道还是霸道?】

    “而是要易代而治。”

    因为以战胜的威势,可以坚固对方求和之心。

    天下的百姓都是我的子民……

    “秦朝就是最好的例子。”

    【霸道强调法律镇压,用强力统治天下。】

    “二者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要看世事的具体时间和状况。”

    刘禅捏着衣角。

    诸葛亮摇摇头。

    “如今突厥虎视眈眈,大唐百废待兴。”

    【而这两个制度,就是谏官制度与封驳制度。】

    诸葛亮望着天幕,清风吹动鬓角白发。

    刘禅磕绊道:

    “因为……因为以前的皇帝是…是这样做的。”

    “封域之内,皆朕赤子。”

    “天下泽宫洛水,各有其地,未闻将其引集殿庭以为方便的。”

    揉了揉鼻子,并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的嬴政看着天幕。

    ……

    ……

    嬴政掩住口鼻打了个喷嚏。

    “如果不是没有生存的机会,谁会不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当盗贼呢?”

    【可是,当上皇帝后尤其是从突厥手里买来珍惜的发展时间后,就不能这样了,还必须学习,寻找治国的经验教训。】

    大汉·文帝时期

    “封域之内,皆朕赤子。”

    诸葛亮看向刘禅,和蔼道:

    “陛下认为应该用王道还是霸道?”

    大宋·仁宗时期

    赵祯仰望天幕感慨道:

    “此话一出,天下兵将都感激唐太宗的信任,誓死追随。”

    话音一落,文彦博出列躬身道:

    红色的大唐疆域图突地射出千万道霞光瑞彩!

    万丈霞光四射!照天彻底!

    腾云映成五彩,奇丽无俦!

    金龙金凤自霞光中诞生,盘旋于大唐疆域上。

    群臣都不由被这首乐舞所打动。

    看来大乱之后施以仁政是对的。

    季汉·怀帝时期

    显德殿内。

    ……
247.第240章 贞观之路。(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