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祖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六章 有心之人(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朱允熥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他没有想到这个吏部尚书平时不哼不哈,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关键时候却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其实他并不清楚的就是,这个张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算是他的人,自从朱标当上太子之后,这张紞担任的就是东宫侍读,深得朱标的器重。

    后来由朱标的举荐才步入官场之中,后来官至布政使,做事情非常的严谨,连朱元璋也对他很是器重,因此才在洪武三十年自己即将退位之时,把张紞提拔到吏部尚书的位置上!

    这时候朱允熥笑着开口问道。

    “有什么话尽管直说,方学士就在这里,把话摊开了说清楚,看能不能够商议出来一个章程,如果要是觉得心有所得,回去也写个奏折递上来。张尚书身为吏部尚书,掌管天下官员考核之事,与科举也是息息相关,所以希望你能够秉持公心,说出一番真知灼见来!”

    方孝孺听到这话也是拱手行了一礼,对着张紞说道。

    “所谓理越辩越明,这只是我的一些粗浅想法,张大人若是有什么高见还望不吝赐教?”

    张紞赶忙还了一礼,然后这才开口说道:“恢复唐朝制度,这并不现实,毕竟朝廷开科取士,要的是全才而不是专才。而且这一次南北之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太过于注重文风,这难免会让以后的官员只会凭口舌之利而无治理职能!”

    说到这里,他转过身来对着朱允熥拱手行了一礼,这才继续说道。

    “这北方学子虽然说文风不盛,但是偏重于实际,原因便是北方多战乱,情况瞬息多变,在这方面是强于南方学子的。因此目前朝廷想要进行科举改革,应该着眼在这上面,文风和实绩并举,如此一来两难自解!”

    朱允熥听得连连点头,很充满赞许的说道。

    “你说的不错,看起来你也是一个有心之人,吏部交给你,我也就放心了,回去之后将自己的想法整理出来,写成一个奏折呈上来!”

    张紞这时候则是拱手再行一礼。

    “陛下,这法子虽好,但却要缓缓图之才行!”

    朱允熥眉头轻轻一挑开口问道。

    “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紞深吸了一口气,朗然说道。

    “毕竟朝中南方官员居多,连陛下的身边也多是南方官员,这已经是既定事实,如果猛然转变,恐怕南方学子也会对此不满。因此以我之见,应当一步一步来,眼下想要解决目前的事情,最好的办法便是加试一场,陛下可以增加一定的内容!”

    朱允熥一听就明白过来他说的是什么意思,说什么学子不满,恐怕是担心那些官僚集团借此做些别的什么事情!

    不过张紞说的也是实际情况,考虑片刻之后,他缓缓的点了点头。

    “你说的有理,那你回去以后想清楚,把自己的想法都写下来,如果这一次问题解决的美满,那就可以定为常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