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也明白了庆皇的意思。
    “儿臣先代为掌管。”
    “雄英的安全,你也管一管,此番蓝田叛乱,固然是野心作祟,但能变得规模如此之大,终究也暴露了大庆的一些问题。”
    “咱当年对那些世家,终究还是过于仁慈了。”
    昔年范阳卢家造反,庆皇凭此基本将世家大族基本铲除。
    但这东西。
    等于是消弱。
    或者将大族强行给拆分了,让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不至于太高。
    与此同时。
    又给一些世家大族的人升了官。
    这等于胡萝卜加大棒,世家就算有所怨言,也不敢多说什么。
    可后来……
    朝廷打击贪腐,再加上后来胡庸的那一拨,大量官员被株连。
    这其中便有大量世家提升上去的官员。
    毕竟那些灰色见不得人的道道,就属于这些世代传承的大家子弟才懂。
    也因此。
    南方的大家族,跟朝廷多少有些离心离德了。
    若非如此。
    蓝田作乱,不可能瞬间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还是这么多年来,朝廷的政策一直向北方倾斜有关,这群人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从而枉顾了天下。”
    大庆的南北榜案。
    其实就是南北差距加大的表现。
    国家若想长治久安,必然会让整个天下尽量的均衡一些。
    这个平衡。
    就得朝堂来掌控。
    而一旦天下失衡,王朝覆灭是必然的。
    南方作为富裕之地,自然向北方输送了许多,其中最大的还是北伐。
    北伐南方出了不少钱粮。
    可参与北伐的,最多的其实是北方兵马,北方兵马更适应北胡的气候。
    而南方的兵马,最多也是去北方守住了边地长城。
    导致这波最大的战功,南方兵团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好处,反而让北方的诸多将领地位大大提升。
    这不免也让南方许多将领的心中,有了怨气。
    故此。
    才让蓝田寻到了这个机会。
    “终究也是后知后觉罢了。”
    庆皇叹息了声。
    “他们总称咱现在是圣上圣上,可咱终究是个皇帝,成不了圣人。”
    兴许南北军心中不平衡的问题。
    是庆皇亲自造成的。
    因为北伐之后,天下承平之相已经显露,至少十年二十年内恐怕再不会有太大的战事儿。
    故此庆皇也忙着传位的事儿,从而对军队有了疏忽,致使蓝田篡权到了如此地步,蛊惑了人心,造成了这般地步。
    南方人固然有所怨气。
    可继续向北方输送,这基本是国策,绝对不能动摇。
    秦风在京都待了这么久了。
    也基本能理解庆皇的苦楚。
    “这天下人,私心太多,公心太少。”
    家天下家天下。
    人人都以为效忠的是一家之天下。
    都想从中获取到最大的利益。
    而一旦让他们有了损失,便痛苦不迭,最终酝酿祸事儿。
    可这天下间。
    哪里有长盛不衰的道理。
    父子闲聊之际,却突然传来了一声冷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