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倒也听到了另外一种说法。”
    庆皇则点头。
    “那种说法没错,城墙防御外敌,那多是说给城内人听的。”
    “城墙真正的作用,是封锁住城内的百姓,或者说安稳住城内的人心。”
    庆皇叹息了一声。
    “当年咱势弱,若无这京都的城墙当做阻碍,这里的百姓会逃掉多少?”
    “如果百姓全逃掉了,咱还咋征调劳役,靠什么去打仗?”
    庆皇说的相当认真。
    城墙。
    这是延续了数千年的存在。
    从一开始防御野兽,到后来的防御敌人。
    到如今的现在。
    城墙防御敌人的作用,其实已经没那么大的。
    更多的意义。
    是用来聚拢人心。
    将一城的百姓,全都拴在城池内,如此便可便于管理。
    而且最为关键的。
    也是便于收税等事儿。
    城墙锁住的,不是外来的敌人,而是城内的人。
    秦风曾听闻过这种想法。
    可被庆皇直接当面来说,甚至是承认,也被震撼的沉默不语了。
    很显然。
    这就是秦风,与当下时代的观念冲突了。
    秦风觉得没必要耗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建造那些城墙,完全留出余力,去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儿。
    可对于朝廷来说。
    若城墙都没有,又如何凝聚住整个天下的人心。
    等真到了用人之际的时候,满城百姓全都逃了,又当如何?
    城墙,不是为了抵御外敌。
    而是便于治理天下。
    城门税,每年也算得上是大头。
    一旁的秦樉秦棣秦博,对此则稍显有些紧张。
    就城墙的事儿。
    基本除了秦风外,父子几人都赞同修城墙。
    可问题是。
    修不修城墙,这是工部的事儿,工部说得算!
    而整个工部,如今都听秦风的话。
    甚至就连庆皇这个皇帝,在工部的话语权,怕是都没有秦风大。
    因为秦风掌握工部后。
    工部从上到下,地位简直飞一般的提升!
    提升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也让工部上下,对于秦风,可谓是万分感激,基本上秦风说一不二。
    甚至……
    工部官员,与辽人争宠的事儿,也屡见不鲜。
    秦风叹息了一声。
    大庆说白了,仍旧是封建皇朝,那从古延续至今的制度。
    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许多制度,更是从尧舜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
    只不过尧舜禅让之事儿,没人提罢了,因为不符合封建皇朝的主旋律。
    终究讲究的。
    还是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而秦风。
    正是这种体制下的得利者,按理说,一切有利于统治的因素,秦风都将拥簇。
    只是。
    过不了内心的那个槛。
    “城墙的确锁住了人,锁住了心。”
    “而这,也会让人更加的固步自封,难以再进,在几千年的史书中,反复打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