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消停了,但黄河治理已经提上了日程。
    最关键的。
    便是黄河不能一直充当悬河,这会带来诸多的危险。
    其次便是,朝廷百官,想用黄河的水,来保证大运河的水量,这能给南北之间的漕运带来极大的便利。
    而问题便是。
    黄河夺淮入海,一旦泛滥,淮河两岸百姓尽数遭殃。
    泛滥一次,遭殃一次。
    这基本算是没跑了。
    如何治理黄河,方案一吵便吵了半个月。
    秦风每日早朝,听得头都大了。
    “吵了这么久,谁都没搞出太好的方案,有说继续加固大堤的,有说开渠分流的,也有说该将入海口重回渤海,不要再去东海的。”
    兄弟几人呆在秦王府内,吐槽着这些日子黄河治理的事儿。
    所有人都定下了黄河治理。
    可究竟怎么治理,该如何治理,若要讨论,怕是都得讨论大半年的时间。
    “我们兄弟,没有一个懂水工的,也难以辨清纠结哪个方案更好些。”
    秦风听着三位兄长说着黄河的事儿。
    黄河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心病。
    要治,就一定要治理好了!
    秦风想了许久,但有点记不清黄河究竟该如何治理,才能安稳几百年。
    “一定要从渤海入海,或者说南北分流,这样就能尽可能避免淮河再遭灾难。”
    秦风只记得。
    黄河应当是从渤海入的海。
    可朝廷上下,大部分人都要保证大运河的水量,也就是保证漕运。
    就连庆皇也是这个意思。
    那么只能让黄河分个岔,一部分流入淮河。
    一部分北去,流入渤海。
    秦棣倒是更有决断。
    “分流是必然的,将黄河水分到各条河水中,这也是最有效的疏通办法。”
    “可问题是,黄河水中泥沙太多,若分流的河道无法做到及时疏理,那么就很容易堵塞分流的河道,从而不再产生分流的作用。”
    黄河治理。
    一半天灾,一半人祸。
    若人为的将黄河堵塞,那么就很容易造成灾难。
    秦棣的话,却让秦风的脑子里闪过一道灵光。
    “泥沙太多,泥沙太多……”
    秦风想了想,最终猛地一拍桌子。
    “束水攻沙!”
    “对,就是束水攻沙!”
    秦风拿起了黄河的河防图,指着上面。
    “这黄河河道太宽了,沙子不断沉积在河床上,让河床变得越来越高,最后成为了这天上悬河。”
    “只要将水流约束起来,流速必然加快,便能将这些泥沙全部带走,带到渤海去!”
    “若长久下去,沿海的河道口兴许都能堆积出新的陆地!”
    秦风目光凝重。
    大庆的地图,与秦风印象中的地图有很大区别。
    最大的区别。
    便是海岸。
    有许多地方都缺。
    这也让秦风想起来。
    后世的地图,有许多沿海城市,都是黄河冲击泥沙入海,形成了新的陆地。
    最后才在上面建立的城市。
    这是千百年之功。
    而最为关键的,便是束水攻沙!
    加速黄河的流速,将河床下方的沙子全都冲走,这样黄河就不那么容易淤堵。
    秦樉跟秦博听得一脸懵。
    唯独秦棣仔细思索。
    “这似乎是个很好的法子,走,进宫去找父皇。”
    秦风点了点头。
    “一起去,顺便再去瞧瞧母后。”
    这些时日,兄弟几人也去给马后去了后宫请安了几次。
第1172章 束水攻沙以及大坝(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