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开着车,载着兄弟四人,跟在庆皇的后面,平稳的抵达了皇宫内。
    此时。
    皇宫少有的正门大开,迎接庆皇归来。
    又有宫中乐队在奏着激昂的乐曲。
    这乐是新编的,编钟敲击中,声音悠扬,能传递到很远的距离。
    秦风不得不承认。
    虽说京都有许多地方传统,相比辽地甚至有些落后。
    但是在文教这方面,简直底蕴深厚,领先辽地诸多。
    辽地最强的,是工业,是团结,是打破了旧有的枷锁,奔向崭新的未来。
    而京都这边。
    则拥有着浓浓的传承味道,有好的有坏的。
    就比如这音乐,编的恰到好处,久听不腻。
    而且这场音乐,并非是三五分钟。
    而是长达一个时辰的演奏!
    有激昂,有婉转,有底蕴,包容着诸多诸多。
    听着这乐曲。
    就仿若翻开了一部慷慨激昂的史诗,让人心潮澎湃,为之自豪。
    “这乐曲当真不错。”
    秦风下了车,忍不住的称赞。
    秦标则有些得意。
    “孤亲自下令,命人编撰的,就是为了迎接父皇此番归来。”
    秦风相当感慨。
    就那乐队的规模,怕是不下数百人。
    这个规模,目前除了朝廷玩得转之外。
    就连辽地,也很难达到这个地步。
    “这个曲子叫什么?”
    “没想好。”
    秦标笑呵呵的说着。
    “没想好?”秦风忍不住摸了下巴。
    “拟定了十多个名字,最后等着父皇亲自裁决,未来重要庆典上,大多都会演奏这个曲子。”
    秦风听此,也点了点头。
    “大哥这事儿办的地道。”
    显然,这是刻意为庆皇准备的旋律。
    或者说。
    庆皇专属bgm。
    “辽地能奏否?”
    “老六你要用?”
    “辽地准备建造一处专门用于演奏的大剧院,这个旋律可以收藏下来。”
    秦风说出了想法。
    这种皇家专属的旋律,多用于重大庆典之上。
    “古有秦王破阵乐,闻名一个朝代,然后却失传,今人谱之的,恐怕也非原版。”
    秦风对此万分感慨。
    “臣弟只希望这旋律,能如同唐诗宋词一般,永久流传下去。”
    秦风相当严肃。
    每一个时期,都有每一个时期的风采。
    就比如诗词。
    而到了前朝时儿,曲儿已经发展到了极致,胡人欣赏不出来诗词的美。
    故此曲艺得以发展,而且质量相当好。
    到了现在,大庆内仍旧流传着许多美好的戏曲。
    只不过同样的曲子,还得挑人来唱,每个唱的都能给出不同的情感,唱出不一样的味道。
    再反观给父皇准备这段长达一个时辰的旋律。
    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
    甚至毫不客气的说。
    等这些乐队里的人,若是没了三分之一。
    那么这旋律,怕是都不是如今的这旋律了。
    “此事儿问题不大,到时只要父皇点头即可。”
    秦标对此倒是看的很开。
    甚至有种自己的审美,被秦风认可的自豪感。
    至于皇家专属这事儿,朝廷以及父皇曾经是无比看重的。
    可跟老六这些年下来,庆皇以及秦标也不免被秦风所影响。
    也不太注重皇帝的威仪了。
    相比于威仪,庆皇以及秦标都有了新的认知。
第1122章 这是三请三辞?(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