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地两次出兵北胡,牵制住了北胡人的注意力。
    也让大庆内部,减轻了不少压力。
    至少让北胡王庭,跟大庆内部的间谍短暂失联。
    大战一触爆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紧张的气氛之下,也让北胡人许多密谋的事儿,从而变得仓促起来。
    就比如……
    胡庸。
    这类的事儿还发生不少,因为紧张,密谋开始出现漏洞,被锦衣卫一一侦破,减少了不少麻烦。
    “现在的毛鸿,以及锦衣卫那些兵,把老六都视作神仙了。”
    “要是没有老六在前面,给北胡人最大的压力。”
    “这些间谍不知道会在境内搞出什么恶劣事件来。”
    庆皇对此很清楚。
    甚至觉得,适当给北胡人一些压力,也是不错的。
    秦标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北胡人给我们压力,想不到终于反了过来。”
    “老六就像是一根鞭子,不断抽打在北胡人的身上,让北胡人自顾不暇,也解了大庆内紧张的氛围。”
    庆皇摇头。
    “大庆内该紧张还是得紧张的。”
    “至少中原的耕种生产,来年决不能出现任何破坏,箭已在弦上,若是因为粮草耽搁了一年,会很伤。”
    天下兵马调度,训练。
    哪哪都是钱!
    就连吃的用的,都要比正常情况下好上许多。
    若不早点将北胡人收拾完,朝廷很难长期负担这么重的代价。
    很影响百姓的民生发展。
    大庆与北胡的矛盾,是不死不休的。
    绝对没有半点和平相处的可能。
    若不一次将北胡人彻底打趴下了,服气了,归顺了。
    否则这一波就算给其伤了,过些年北胡人一定实力恢复一些,必然仍旧会利用骑兵的优势,继续来犯大庆的边疆。
    烦不胜烦。
    至于老六这第三次出兵演习,打着宁王的名义,固然有些犯险。
    但某种程度来说。
    是可行的。
    “父皇,老六在信的末尾还说,辽地的部分军资生产的比较多。”
    “若朝廷需要,可以借来一批。”
    “北胡冬季严寒,大庆生产的军装,很难扛得住北胡那冷冽的寒风,广宁城生产的,则要厚实一些。”
    庆皇听此,不免点头。
    “老六有心了。”
    “但有多余,拟个单子,有多少要多少。”
    “军资多上那么一分,就有可能让将士们少丢性命。”
    “这事儿老大你跟老六商议,等打完仗了,你再想着怎么去补偿老六。”
    庆皇认为。
    反正北伐归来后,朝廷政务基本都交给老大处理了。
    那么这事儿就让老大跟老六说。
    到时候也是老大欠老六。
    “儿臣遵命,另外信末还说,可将两当甲生产线,移交给到京都来。”
    “但未来两当甲置换维护等,辽地不再负责。”
    庆皇听秦标所说,急忙找到了最后的那一页信。
    果然瞧见了关于甲胄生产线的事儿。
    想到如今大庆兵马,基本已经从皮甲过渡到了铁甲时代。
    虽说辽地的甲卖得很便宜。
    然而这些年来,买甲终究费了不少钱。
    若那生产线,当真能送到京都来,朝廷自己来生产,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送来!”
    庆皇没有半点犹豫。
    辽地制造铁甲的生产线,他早就垂涎许久了。
    “通过海运运来吗?”
    庆皇补问了句。
第829章 回报(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