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单单是刀。
    锦衣卫有专门的画师。
    根据一些蛛丝马迹,能画出凶手的特征以及性格。
    而从这些特征与性格上判断。
    凶手很贴近辽人的样子!
    辽人的风格,在大庆实在太明显了,就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虫。
    “诸多证据表明,这起案子,当是陈永成弹劾辽王的奏疏,触怒了辽人。”
    “辽人护主,忠于辽王,从而引发这起灭门惨案。”
    这个推理。
    相当的成立。
    而且一切线索,都在往这上面推。
    秦标脸色有些难看。
    未免做的有些过于明显了吧。
    天子脚下如此大案,还在这个关键的时刻。
    能会如此简单?
    “官员奏疏,皆存放在中枢。”
    “辽人有何能力,能得知奏疏上写的弹劾内容?”
    太子很快就说出了疑点。
    官员奏疏,大多都是朝廷机密。
    就连管理奏疏的太监们。
    庆皇也刻意挑选不识字的。
    为的就是不泄密。
    可若这线索成立,那就说明中枢泄密了!
    这后果。
    更重!
    皇宫内,都得有很大一批人,直接被父皇处死。
    而且。
    若真的是辽人渗透到皇宫内,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那可能表明。
    老六真的对储君之位,有所想法。
    表面上无动于衷,可在暗中做着某些事情。
    若真到那时。
    他与父皇,无论如何都不得不防备一手了。
    “中枢奏疏,绝无半丝泄露的可能。”
    庆皇回答的很严肃。
    他整肃了朝廷上下,杀死了那么多的官员。
    如今谁还敢将手插到皇宫里来?
    不要说这座皇宫。
    就连整座京都,甚至京都的周边。
    都在庆皇的严密控制之下。
    皇宫更是控制的重点。
    对于帝皇权力已经抵达到巅峰的庆皇来说。
    所控制的皇宫,绝对不可能出现这么严重的事儿。
    要是出现了。
    北胡也就不用打了。
    自己抹脖子自杀算了。
    毛鸿跪在地上叩首。
    “不是中枢泄密,查到陈永成写奏疏的前一日,曾在酒楼中喝醉,大放厥词,说辽王殿下的不是。”
    “虽后被同伴拉走,但当时听到的人不少。”
    “甚至当时恰巧有一位辽地官员路过,上来就给了陈永成一拳,进行警告。”
    “如今锦衣卫已缉拿那名辽地官员,可未发现有作案时间。”
    庆皇听此,微微点头。
    锦衣卫办案,如今已有酷烈之风。
    可那是对案情明确之后,才会干的事儿。
    辽地官员没有作案时间,案情也存在着一些疑点。
    那也不适合擅自用刑。
    最为关键的。
    是锦衣卫如今刚建立不久,是否用大刑,都在庆皇的掌控之下。
    庆皇允许的要案。
    自当用重刑。
    庆皇没有默许的,那么锦衣卫就不敢擅用刑法。
    因为在庆皇的眼中,无论是惩罚人,还是奖赏人。
    这都是属于皇帝的权柄。
    不可轻易下放给其他人,以免造成不好的风气。
    “但不排除那人伙同其他辽人,进行凶杀。”
    毛鸿后面又补充了一句。
    “不可能!”
    “绝不可能!”
    “孤用辽人最多,对于他们性情最为了解,若想杀人,绝对当天就办了,绝对忍不到第二天!”
    “那辽地官员若想杀他,当街就得死。”
第747章 证据不足(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