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这些贪墨掉的天文数字。
    五哥造反的那点小影响,简直都不算太大的事儿。
    秦博造反归造反,但晋地被治理的也确实挺好,造反后还是整个北方人口最多的地方。
    可这群贪墨的官员。
    却可让地方百姓民不聊生。
    在北方。
    父皇已大开杀戒一次了。
    而这次空印案的犯事儿官员,主要都是南方的几个行省。
    毫无疑问。
    就算这群官员地位再高,甚至涉及到户部的主官。
    也必死无疑。
    秦风扪心自问。
    若是被部下欺瞒玩弄这么多年,恐怕也会愤怒至极。
    好在。
    辽地的一切都是新的,没有沿用以前的制度,也就不会出现新的贪墨。
    而且。
    辽人的生活条件都差不多。
    谁敢贪墨,与周围人一旦拉开了些许差距,都会被人快速发现举报。
    没有人会有好日子不过,反而去铤而走险。
    只是从这空印案中。
    秦风发现了一些问题。
    此案是胡庸派人告知父皇的。
    这其中定然是分赃不均,分给胡相的那一份不够,甚至干脆没有分。
    所以被胡庸捅了出来。
    “这么多年来才被捅破,之前主政的李相,怕是要被问责。”
    “御史陈宁已向陛下告了李相的状。”
    “李相与其子赤足待罚,陛下赦免了李相。”
    关于朝廷的消息。
    红鸾一直是有所关注的。
    如今辽地官员已经到大庆的地方为官,对于朝廷的动态,也是极度熟悉的。
    秦风明显皱起了眉头。
    “这个胡庸成了胡相后,行事作风竟与以往大为不同。”
    “这是想独揽朝廷大权。”
    秦风察觉出些许不对。
    “胡相重用了许多辽人,可如今胡庸多拉拢淮右与江东的臣子,与辽人明显拉开了距离。”
    “主要是满朝官员,都在骂本王吧。”
    秦风冷笑一声。
    能想象得到。
    原本盖子捂得好好的。
    硬是被辽地的奏报给揭开了。
    连累了那么多人下狱。
    不记恨秦风那简直就怪了。
    “他们记恨王爷,就多了一条陛下处死他们的决心。”
    红鸾觉得。
    这天下间绝对没有比庆皇再好的父皇了。
    必然也会帮王爷,弄死这些胆敢咒骂王爷的恶贼。
    “这其中未必没有胡庸在转移官员们的矛盾,好让他自己摘出去。”
    “胡相,已经跟辽地不是一条心了。”
    当年胡庸用辽人,与辽地交好。
    显然。
    那是跟辽人交好,能为胡庸带来更多的利益。
    而如今,胡庸坐在了宰相的位置上,屁股决定了脑袋。
    能为他带来利益的。
    也只有淮右跟浙东两派。
    相比这两系朝廷正儿八经的官员势力,辽系如今主要依附在太子之下。
    而这场空印案。
    基本没有波及到淮右与浙东的官员。
    而且随着此案结束。
    李山长为相时,曾任命的地方官员,大多都被铲除掉了。
    毕竟当年的官员升迁调动,全是李相自决!
    今后这么多官员处死的处死,流放的流放。
    必然会空出许多位置。
    胡庸也就能安插更多听他话的人。
    “这事儿,要不要跟父皇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