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庸听着陈宁的话后,也是有些惊讶。
    辽王灭倭之事。
    胡庸是了解的。
    甚至还亲手策划了下。
    “现在的幕府将军足利义直,是李相的人。”
    胡庸缓缓开口。
    李山长执掌大庆朝政多年。
    无论是倭国、亦或者是南洋小国等。
    许多海外的利益,都流入了李相的府邸。
    足利义直贡献给李相的银子。
    可都不是什么小数目。
    而海外的利益,基本都是官员们的灰色收入。
    光靠庆皇给的那点俸禄。
    简直能饿死人。
    而要从大庆内吸血,也很容易被庆皇盯上。
    但凡聪明点的,都会从海外谋取足够多的利益。
    只要不贪墨百姓的民脂民膏。
    庆皇也不会管。
    而且海外足够的广阔,当今的陛下连南北事务都忙碌的要死。
    海外自然是管不过来的。
    海外之中,除了那些大大小小的海盗之外。
    最为关键的,就是倭国了。
    毕竟那里是接受大庆文化最高的地方。
    随便一船大庆的货物送到倭国。
    都能被当做至宝,换取足够高昂的利润。
    当然。
    前提船上要挂上李相的旗子,否则船根本无法保证能安全抵达到倭国。
    “可辽兵灭的不只是足利义直!”
    “辽王要将整个倭国,连锅全端了!”
    “倭人根本抵抗不住,到时倭国的银子,的确不会再送到李相那里,但怕是也落不进胡相的口袋了。”
    “胡相辛辛苦苦的布下的局,肯定不是想看到这般结果。”
    胡庸少有的沉默。
    倭国盛产四木三草。
    也就是纺织业的下游产品。
    无论是桑蚕丝,还是红蓝两种染料,都是江南纺织业必要的原材料。
    衣食住行中。
    衣排在首位。
    其中利润也是最大的。
    这也就是到了大庆,布料产出的足够多了。
    若再往前推的话。
    布匹等同于钱。
    布匹的购买力,甚至比钱还强!
    纺织布匹,约等于开了印钞机。
    也正是因为如此,几百年的时间,江南布匹纺织技术,就得到了接连突破。
    也导致布匹的购买力下降了许多。
    可即便如此。
    布匹的利润也是极大的。
    控制了倭国,便等于控制住了江南纺织业的下游染色材料。
    而且更不用说。
    倭国最大的盛产,还是那些银矿。
    大庆官员们已有共识。
    朝廷给的俸禄可以低。
    但未来大庆的货币。
    必然要是银子!
    胡庸想从李相的手里,拿走这里的利益。
    毫无疑问。
    灭掉现在的幕府将军,是最好的办法。
    只是他所扶持的德川家,还不是足利义直的对手。
    哪怕李相辞相后,难以与倭国幕府联络,让胡庸操作了许多。
    也摆脱不掉幕府占据了天时地利,固若金汤,非德川家所能撼动。
    幸好。
    胡庸得知了秦风对倭人的敌意。
    也就开始着手布下了一个个局。
    辽兵,也当真如胡庸所愿,打进了倭国内,必然要覆灭倭国幕府。
    只是……
    “本相也没料到,没有辽王坐镇的辽兵,也能生猛至此。”
    “终究是有着上千万人的国度,也不至于被辽兵全给灭了。”
    “可谁曾想,辽王将东胡人、北胡骑、高丽人全调过去打倭国去了。”
    胡庸想到此处。
    也麻爪了。
    他错估了秦风的实力。
第614章 北胡骑在为辽王征战?(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