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品味过大庆太多的美食。
    不免开始怀念那一抹辣。
    那是在遥远的美洲,才拥有的植物。
    而且不单单是辣椒,还有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
    若能将这些东西培育出来。
    大庆这片土地上,将能养活得起更多的人口。
    只要分配相对平均。
    “海船造的如何了?”
    秦风不免问向红鸾。
    虽已是侧王妃。
    可该她做的活,一样都没有少。
    只是身边护卫的力度,明显加强了许多。
    而且基本上都只是帮助秦风汇总些信息。
    “回王爷,两千料的已造出八艘,已经在试航,以及在大庆沿海招募水手。”
    秦风不免点头。
    两千料的海船。
    长达五十米左右。
    在海上已完全够用。
    “速度不错。”
    秦风颇为赞叹。
    许宁儿眼中却满是震惊。
    “从王爷从京都调走造船匠,至今为止也就半年吧。”
    “半年时间,就造出八艘两千料的大船?”
    “这速度快的可怕,竟然只评了句不错。”
    秦风倒是平静。
    “在匠人到广宁城前,港口堆积的树木足够造一支舰队的。”
    “刚砍伐下来的木头,不需要阴干吗?”
    木头想要变得更加经久耐用。
    就要有阴干的工序。
    古人用木。
    砍伐之后,多要阴干一年往上,让木材中的水分慢慢流失。
    而后才能应用。
    “在很多年前,广宁城周边便堆放阴干了诸多木头,就是为了有天能用的上。”
    原本那批木头,是准备修建建筑的。
    没想到最终造船用上了。
    但这也不算什么。
    相比造船用掉的那点木料,其实广宁城每日消耗的木材往往更多。
    但好在辽地地大物博,多是未曾开发的宝地。
    哪怕秦风达到数千艘两千料的大海船。
    也根本消耗不掉那么多的木材。
    当然。
    辽地顶着劲儿,往死了堆海船的话。
    数千艘还是能干出来的。
    可问题是,一艘船所需上百人维护。
    数千艘船,就需要数十万人的庞大水手队伍。
    哪里弄那么多人去?
    秦风不免敲着桌子。
    “辽地船厂,可以再分出去一批匠人,去造五百料一千料的捕鱼船,运输船。”
    “南方肯定会有许多商人购买。”
    “五百料的渔船,也可以借贷给渔民,只需要捕到鱼后,皆送到辽地按照正常价格折算还贷的钱款。”
    秦风如此说道。
    红鸾不免抿嘴。
    “王爷如此做,未免是在给大庆的沿海渔民发福利,用鱼就能换走一艘二三十米长的海船,有这好事儿大庆的渔民做梦都能笑醒。”
    秦风根本不在乎。
    “本王恨不得大庆渔民皆有大海船可用。”
    “在这大海之上,船越大,抵抗风浪的能力就越强,也就更加的安全。”
    “总比近海渔民驾驶着小船就进入了大海强。”
    秦风自有规划。
    辽地如今缺的是物资吗?
    根本不缺。
    辽地唯一缺的,就是人。
    特别有特殊技能的人才。
    要让北方人来驶船,秦风敢保证,这八艘两千料的大海船,恐怕都不够触礁的。
    至少得撞碎几十艘,本土辽人兴许能掌握了航海技术。
    既如此。
    不如直接放出点诱惑,去引诱大庆的渔民来上钩。
第544章 野蛮发展(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