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今年算得上天下太平。
    故而过年封印的日子,也有二十多天。
    这个封印,指的是将印信封存,类似于放假不办公。
    正月十六,才正式开印。
    秦风从年三十开始,一直在宫里呆到正月十六。
    过了元宵节,秦风等兄弟才离开皇宫。
    “老六,宫里又移栽了新的果木。”
    临走前,庆皇的眼中满是不舍。
    用不了多少天。
    老二老三老六都要回封地去了。
    下一次再来。
    又不知是何年何月。
    “等回封地后,多多操练兵马,争取在北伐时立大功。”
    庆皇这话是对秦王宁王说的。
    至于辽兵。
    庆皇相当放心。
    如今大庆精锐皆在辽,已成了天下人的共识。
    辽王的武力恐怖,远胜庆皇。
    庆皇征战,会留下大批俘虏。
    辽王征战,看不见多少俘虏。
    这才是辽王最可怕的地方。
    秦棣躬身一拜。
    “父皇尽管放心,儿臣绝不会拖朝廷后腿。”
    毫无疑问。
    接下来几年,大庆的重心都在北伐上。
    趁着开朝兵锋最盛时,将疆域打到最大,将所有威胁尽数铲除。
    “去吧。”
    庆皇目送三个儿子出了宫,在高台上矗立了许久许久。
    虽归辽日子在二月一。
    然物资众多,从今天就要准备。
    “王爷获得赏赐,从京都不间断的往辽地拉,估计得持续两个月,才能全运完。”
    “奇珍异宝运回,金银细软留下,换成物资。”
    秦风大婚,以及过年收的礼物。
    外加父皇赏赐、母后赏赐,大哥赏赐等。
    礼物多得吓人。
    光那长长的礼单,秦风就很难看下去。
    好在红鸾的名字刻在了皇家玉牒之上,也让她无比满足。
    如今许宁儿与红鸾最大的要求。
    也就是早点孕育。
    秦风觉得倒不用着急。
    只是这个年代若婚后不育,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故而在有些时候,两女格外卖力。
    奈何秦风一点都不着急。
    “京都到广宁城的路,修好了吗?”
    “回王爷,道路去年修好的,今年夏季要修排水沟,种植防风树木。”
    大庆的道路修缮,虽不如辽地那般标准化。
    但排水沟以及防风树带,却是必须的。
    虽需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
    然而这却是有效延长道路寿命的最好办法。
    “路修好后,也得靠维护。”
    “这条路分给三省来共同养护,好在北方三省都有我们的人。”
    秦风暗暗点头。
    在朝廷任用辽人之前。
    胡庸便已带走大量的辽人官员,如今凭借着实打实的功绩,也获得了不少实打实的实权。
    也应了庆皇那句话。
    秦风在北方的影响力,比庆皇还要更高一些。
    然而庆皇并不在乎。
    也默许秦风如此做。
    秦风在北方的影响力大了,那么北方大小豪强的影响力,就会随之变差许多。
    便宜豪强。
    不如便宜了自家的老六。
    “路修好了,才有更多的人去辽地。”
第475章 私造海船,流放辽地(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