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庆宰相,汪大洋明显觉得最近轻松了许多。
    “自从辽东大胜传遍天下,寻常宵小之徒不再寻机作乱,这天下似乎一下子就太平了。”
    “最近上来的折子,更是明显变少了。”
    “其中四成折子,皆关于辽王大婚,地方上递上来的恭贺。”
    乾清宫内。
    汪大洋坐在小马扎上,向庆皇汇报着朝廷近况。
    旁边桌子上摆着切好的猕猴桃,汪大洋只是象征性的吃了块,就再也未动。
    都在朝廷为官,大家也都清楚。
    陛下乾清宫里种的,皇后坤宁宫里种的。
    全被辽王吃光了。
    而且每一波但凡熟了,第一个进来的必然是辽王。
    时间掐的那叫一个准。
    如果遇到了什么剩下的,那就不要摘了。
    说明那肯定是坏的。
    可惜了宫里的好果子喽。
    虽内心感慨,但朝臣们对于辽王,大多都是敬畏的。
    辽王殿下凭借着一己之力,便让天下震慑辽王威名之下。
    “此番辽王大婚,贺喜之人远比开国朝堂更胜,地方与藩属国,皆往京都运送重礼。”
    “有辽王在,应当能震慑天下宵小近百年不敢生乱。”
    汪大洋脸上禁不住笑容。
    群臣之中,有许多人,是想要打压藩王的。
    可汪大洋,是这个大庆的宰相。
    见藩王也可不拜。
    自用不着再去打压藩王,反而推动庆皇,将辽王大婚之事大办特办。
    这不单单是让天下人喜庆喜庆的意思。
    最关键的。
    在于震慑。
    让所有人,都来见见大庆未来的柱石。
    也能让他们在想要挑战大庆权威之前,考虑下触怒辽王的后果。
    辽王。
    于大庆朝堂而言,不亚于战略核武的地位。
    关键便在于心理恐吓。
    “将天下所有大族名册送来,朕到时就看看,究竟谁没来入京给辽王送礼。”
    汪大洋略微欠身。
    “陛下将大庆划分十五省,北方五省,南方十省。”
    “朝廷对地方的统治力,仍旧不够,地方上多被地方大族豪强把控。”
    “此番也正好趁着辽王大婚,地方大族来京庆祝,将朝廷对地方上的控制,再进一步的加强,以制衡地方上的大族豪强。”
    庆皇听此,不免点头。
    “汪相全力去做便是。”
    大庆对天下的掌控力。
    依赖于庆皇手里庞大的军队,镇守在各个地方。
    皇权。
    完全是建立在武力之上。
    只不过庆皇散布天下的卫所兵,有些地方难免不会惧怕。
    可有了辽王这顶端战力,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皇家威望,将进一步稳固。
    自古以来,大权交接往往就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
    许多皇帝天下坐的很稳,可皇位到了儿子手里,很容易被外人夺走。
    如今有秦风在,足以替皇家震慑住天下世族。
    但凡聪明的世族。
    却该彻底绝了颠覆皇权的心思。
    也会乖乖配合朝廷,退让多余的田地,好能更进一步的,给大庆百姓去均田。
    一个皇朝想要强大。
    必要做得到的一点,就是相对的公平!
    唯有公平,才能拥有无与伦比的战斗力。
    而一旦天下失去了公平,那么天下间的战力必然低下,军中将士也不愿意效死。
    南朝时,士与天子共治天下。
    看起来风光无限,这好那好的。
    可更多的,却是美化。
第440章 太监三保(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