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在太子那里,简直太耀眼了。
    耀眼到,太子觉得老二老三,也该有所长进。
    然后……
    考教的题目明显难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标准也在无形之间,被极度拔高。
    也让秦王与宁王的准备,变得更加艰难。
    “大哥题目出的很过分,即便允许二哥三哥翻阅东宫藏书,二哥三哥也很难回答的让大哥满意。”
    说到此处,秦博不免有些庆幸。
    “还好一开始我就选择了挨打,只是在东宫藏书阁里睡了几天,不用掉头发。”
    秦博的话匣子一旦打开了,就闭不上了。
    “老六你是不知道大哥的藏书阁有多大,就比父皇的乾清宫小那么一点点,里面全是书,看一辈子都看不完。”
    太子酷爱藏书。
    只不过不同于秦博的酷爱藏书。
    太子藏的都是正儿八经的书。
    藏书阁如若书海,也是诸多学士,梦寐以求的圣地。
    能入东宫藏书阁的学士,都会被人极度羡慕。
    “嗯。”
    秦风嗯了声。
    “那么多书,老六你就不好奇吗?”
    “辽地的图书馆更大。”
    秦风随意回答道。
    辽地的藏书,经史子集,还蕴含着诸多机关巧匠之术。
    甚至蕴含着大量图纸。
    可能有些孤本难得没有。
    但绝对是这天下间最丰富的藏书地之一。
    收藏的,也都是大庆的文化精粹。
    当然。
    秦风还见过更大的图书馆。
    站在那庞大的图书馆内,只会觉得人如蚂蚁一般,无比渺小。
    那里似乎是知识的海洋。
    望之无尽。
    穷尽一生,也翻阅不过其中的百分之一。
    更别提去理解那些书中之意。
    故而后世人才会选择分门别类,各个领域专业各有人才去专攻,以求能晓得更多的秘密。
    在辽地,知识储量还没有那么大。
    但秦风也做好分列门类。
    就跟朝廷划分六部一般,各司职能。
    辽地的划分,则要更加详尽。
    除了传统文化外。
    辽人最为在意的,是数学!
    其次则是物理与化学。
    原本有人提议称之为格物与丹道。
    因为物理与化学,庆人的理解是建立在这两门学问的基础上。
    可却被秦风全面否定。
    而且还给了辽人许多答案,让辽人自己去寻求过程。
    数理化。
    才真正是工业的基础。
    秦风所擅长的,自然也是这些。
    不说引领大庆工业几百年,但发展个几十年,秦风有信心在自己上了年纪前,制造出内燃机。
    当然。
    这其中也说不准,会有些辽人给秦风一些额外的惊喜。
    但电生磁、磁生电这种基础的东西,还是很容易的。
    无非是磁铁与铜线,寻求到最佳的排列方式,以此制造出电力来。
    可制造出了电力。
    又能怎样呢?
    如何储存转化,那是更加艰难的问题。
    电力的制造,可远比蒸汽机容易多了,可电力最关键的问题,是整个系统的问题。
    不是说造了台手摇发电机,就可以直接人力用了。
    那反而更不方便。
    但多少的,秦风当做了一个门类,重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
第433章 不知不觉,广宁城已人口百万(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