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打到你听我的礼为止。
    至少秦风就是如此理解的。
    而前朝后的儒学,简直面目全非,失去了真谛,导致文武分家,文人普遍弱的不行。
    故而到了大庆。
    文武双全,成了真正夸赞人的话。
    只是庆皇马后的夸奖,以及那赞赏的目光,看的秦风头皮发麻。
    更可怕的。
    是庆皇还向旁边招手。
    “记朕起居注的那个,将刚刚老六说的记下了没?”
    “朕再给你说一下。”
    “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庆皇还检查了起来。
    皇帝一言一行,皆有记录。
    史官这东西,在前朝就被文人彻底玩废了,变成了更细致皇帝起居注这类的东西。
    记下来。
    也方便知晓往日做了啥。
    基本等于日记。
    皇帝不用自己写的日记。
    庆皇更是亲自看着写,更是大声指挥道。
    “写大点,将这句话写大点,要比别的字大!”
    “对,就这样。”
    这句话,让庆皇心情很好,似乎都扫清了秦雄英生病所造成的阴霾。
    这句话中满满的家国情怀。
    更是让庆皇恨不得大大的封赏!
    甚至还不忘了向王得水吩咐。
    “让京都字写的好看的人,都把这话写一遍送到宫里来。”
    “朕要选出一幅最好的,挂在墙上天天看。”
    秦风不免擦着额头上渗出的汗水。
    这下子。
    恐怕全京都的人,怕是都知道秦风说过这句话了。
    以后能少说话。
    就少说话吧。
    听曲儿看舞不是更好吗?
    目前最关键的,还是要蛰伏的。
    不要忘了要将大庆的匠人们,吸引到广宁城。
    哪怕只有一半,一半就够进入工业时代了。
    对于大庆的工业而言,目前处于厚积阶段。
    如果说真的要工业革命,其实早就够了。
    甚至在前朝时,这个累计就足够了。
    甚至都不用拼全力,只要方向略微调整下,就能解放生产力。
    只是朝廷顾虑机器一开,万人失业。
    为了安稳就业,文人基本都处于打压器械的状态,除非遇到了无法突破的难题,才会翻翻库藏的图纸,来一波升级。
    只是……
    这些珍稀的图纸材料,往往在战乱的时候,都会被当做厕纸般用掉。
    不用工业。
    大庆已经是天下最强了。
    工业化了,大庆还是最强,这对大庆没意思。
    稳扎稳打就好了。
    没必要搞得那么快。
    当然还有更关键的问题。
    技术发展越快的地方,就越容易腐败,而且往往难以察觉,最终导致好的东西,反而成为蛀虫。
    就拿织布机来说。
    制造局原本领着百人钱粮,可用先进的织布机,五人就能完成。
    官员会如实上报给朝廷吗?
    不会!
    他们会继续领着百人钱粮。
    领空饷这种事儿,永远也禁不绝的。
    科技的进步,在大一统皇朝内,不仅难以发展,反而会成为腐败的温床,成为蛀虫。
    最终也就造成了抑制政策。
    也许抑制,只是为了打压贪腐,但执行着,最终难免会一刀切。
    在秦风胡思乱想。
    辽地的医者,也终于被引入到这后宫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