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
    在大庆是最难治理的。
    哪怕只是寻常的疫病,就可以轻易击穿脆弱的医疗体系。
    而胆敢跟疫病做斗争的医者。
    无一不是这世间真正的勇者。
    好在。
    大庆这些年,天灾不断,疫病并不多。
    再加上各地的封闭政策,县与县之间的人都很难流通。
    故而一地发生疫病,最多此地人死绝。
    不会影响到大庆整体。
    封建皇朝,所谓的封建政策。
    有时候并非是碍于运力。
    而是因为有效防止流传天下的大疫发生。
    强汉时,东方文明达到了世界的巅峰,任何敌人无不覆灭。
    就算到了末期,汉末诸侯也能吊打周边蛮夷。
    可汉时人口。
    却十去八九。
    其根源,就是大疫。
    汉时出现医圣,写下了伤寒论。
    可谁又知道,出现医圣的背后,是疫病不断之下,有医者站了出来,力挽狂澜,方才被封为圣人。
    那部伤寒论的背后。
    不知是多少人的性命。
    几次大疫过后,封建皇朝便也清楚,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虽不利于发展。
    但却可有效的避免大疫传遍,造成十室九空的局面。
    这。
    也是最利于大一统封建皇朝的制度。
    庆皇自然会选择延续。
    因为针对当下,这种大一统的制度,就是最适合,最好的制度。
    除非……
    大庆的医疗体系等诸多方面,能够彻底的全面的提升上来。
    “儿臣来京都不久,但也听闻京都有小儿疫病。”
    “只是不知究竟是什么状况。”
    京都百姓虽然热闹。
    但却很少瞧见孩童。
    都是怕被传染,从而被关在了家里。
    隔离。
    是最有效避免感染的办法。
    权贵人家的孩子,更是会被送到乡下的庄园。
    “小儿麻疹。”
    庆皇说出这句话后,用尽了力气。
    “老大还在西南征战,雄英却患上了这样的病。”
    “万一真的出现了意外。”
    庆皇已经无法说下去了,挺拔的身体,似乎也苍老了许多。
    秦雄英。
    那可是他钦点的第三代皇朝继承人。
    “父皇莫急。”
    庆皇从座位上坐起。
    “既然老六来了,正好朕与你一同见你母后去。”
    “雄英就住在你母后那。”
    乾清宫往北走,便能抵达坤宁宫。
    穿过庆皇的大菜园子。
    便来到了马后的大菜园子。
    只不过马后的大菜园子,远比庆皇打理的更精致些,能见到些许花草,以及观赏用的树木。
    甚至许多树木的位置,都暗合园林造景之道。
    没有政务的马后。
    自然是有时间研究,如何让自己的住处更舒适的。
    刚入坤宁宫,门前小屋内便相继有五名头发花白的老御医匆匆出来,跪地向庆皇行礼。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了,雄英怎样了?”
    老御医们彼此观望,谁都不敢说。
    谁都清楚秦雄英的重要性。
    那是皇朝的继承人。
    可如今……
    皇朝继承人遭遇了天灾。
    若按照天人感应,这恐怕说是皇帝一家造了报应。
    最终,还是一名八十多,头发跟胡子全白老御医回禀。
    “圣孙身上已经起满了疹子,臣等用尽全力,退了圣孙的烧,止了圣孙的咳嗽。”
    “只是这小儿麻疹一起,十去二三,不论贵贱,能否撑下来,只能看圣孙的造化。”
    老御医们没有任何办法。
    即便宫内拥有天下间最好的药材,能止住秦雄英的症状。
第394章 圣孙染疫(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