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之后。
    大庆似乎迎来了崭新的面貌,欣欣向荣。
    庆人的信心,更是膨胀到了巅峰。
    每天上书北伐的折子,简直都快堆积成小山。
    现在庆皇不再纠结官员不配合北伐。
    “如今与北胡局势逆转太快,北伐还没准备好。”
    涉及到过百万大军的征讨。
    光准备,就得准备两三年的时间。
    这可以说压上了举国之力。
    可问题在于。
    如今钱粮虽说宽裕。
    但仍旧不够北伐。
    虽然雄兵两百万,却没有针对性的提前训练过。
    最关键的。
    大庆的精兵在西南,还未曾归来。
    纳哈父子,有了崭新的住处,日夜有卫兵巡逻。
    等于被软禁在了京都。
    甚至有朝廷官员刻意接近,与纳哈父子交好,给予纳哈父子生活上的便利。
    一切。
    都是为了从纳哈父子口中,获得该有的情报。
    秦樉秦棣回到礼部准备的宅院。
    秦风则在京都辽王府内,享受着京都这安逸的时光。
    “怎么今日湖上,没有那咿呀的曲儿了?”
    秦风有些疑惑。
    莫愁湖,基本算是秦风的私湖了。
    只不过独自占据,难免不美,倒也允许京都百姓来此游湖。
    可这莫愁湖上最多的。
    就是花船。
    船内曲乐声日夜不息,时刻勾引着秦风去船上。
    更有在莫愁湖上做诗,在京都空想着塞外征战局面,在一片叫好声中,化作信件递进了辽王府。
    这些士子。
    想凭借着诗词得到秦风的欣赏,从而得到召见。
    只是在瞧见两首之后。
    秦风只觉得狗屁不通。
    都是什么玩意儿。
    简直浪费纸墨。
    祭天之后,辽王府门客不断,礼物不绝。
    只是秦风礼物收下,客人一概不见。
    虽说皆是京都的权贵名流。
    可论权贵。
    有谁能比他秦风更权贵?
    论名流。
    谁如今比秦风更有名望?
    “所谓的江南名流,不过习惯养望,沽名钓誉之辈。”
    “如今王爷名声最盛,谁若能得王爷召见,这些人的名望便会随之变得更盛,归去后,必会大办宴会,大肆吹嘘。”
    “看似在宴会吹嘘王爷您,实际却在增添他自身声望。”
    天气炎热,红鸾给秦风扇着蒲扇,跟秦风随意说着驴唇不对马嘴的话。
    秦风说的是曲乐儿。
    红鸾说的却是权贵名流。
    不过都一样。
    那些名伎,争先在莫愁湖上弹奏歌唱,不过就是为了想得到秦风召见罢了。
    谁得了秦风这第一见。
    谁未来就能名动京都。
    秦风归京,这群京都人,将秦风当做了刷声望的。
    “都是前朝遗留的坏毛病。”
    秦风忍不住骂了句。
    这个前朝。
    便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南朝。
    虽说经济文化达到了巅峰,可也将诗词名望之类的给玩废了。
    从务实。
    转而变成了务虚好名,沽名钓誉。
    一个不怎么样的诗,被同行一吹,再见几个当世有名望之人,就敢声称当世名流。
    实际上呢?
    他拜见的当世大儒,可能根本不认识他,都忘了这事儿。
    可回去这么一吹嘘,众人也难以考证,便也帮他扬了名望,而名望一大,当时大儒觉得对方名望够,是一规格的。
第392章 封建礼法害死人(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