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京都,秦樉的经验并不值得完全参考。
    秦樉是二皇子,还被封为秦王这个名号。
    外加被庆皇往将领方向上培养……
    这等于集齐了历史上某位太宗皇帝的大部分称号。
    然后……
    朝廷百官不担心你,担心谁啊!
    即便秦樉到了这个地步,依旧被百官们盯的死死的,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就往死了弹劾斥责。
    “二哥,我劝你还是不要信佛了。”
    “为何?”
    “某位太宗皇帝,晚年崇信佛法。”
    “……”
    秦樉已经快要骂娘。
    这藩王当的,当真没有半点快乐可言。
    “大哥赶紧打完,然后将都城搬到秦地去。”
    “到时候我啥都不要,就当个快活王爷,看那个臣子不爽就弄死他,然后让大哥善后。”
    秦樉顿时阴恻恻的说道。
    对于迁都之事,他显然知晓很多内情的。
    也不免跟秦风说了许多。
    “二哥当秦王,是为了咱们家的大计,迫不得已,谁能想到后来会出这么多糟心事儿。”
    秦樉这事儿似乎憋在心里很久,可偏偏无人能说。
    如今碰上了秦风,自然毫无保留。
    “京都那地方,原本是有龙脉的,也出了父皇这条真龙。”
    “可这龙脉,并不足以蕴养大庆太久。”
    “只因为当年始皇帝来到京都地,发现了此地龙脉,便派人将京都的龙脉断了。”
    庆人迷信。
    龙脉气运等事儿,基本上是深信不疑的。
    这点秦风还是能理解的。
    哪怕到了他所知晓的时代,哪怕科学盛行,可还是架不住到了某些时候,总会用上那么一点点的玄学。
    主打一个只要有用,什么都可以用一用。
    绝对的实用主义。
    神佛有用,更得好好用一用。
    这很道家。
    有一句话不是那么说吗。
    别的教都是神赐我力量,我要上了。
    道教的人,急急如律令,神仙你上。
    打不过?
    打不过再叫个更厉害的神仙。
    当然这只是段子。
    不过说的秦风觉得还蛮形象的。
    而在大庆,风水气运之说,更是极度盛行。
    甚至关系到一国龙脉气运,自然更为慎重。
    “京都龙脉出了父皇一人,气运就不够了,所以父皇立国不久后,就寻思迁都了。”
    “最佳的位置,自然是千年都城的秦地。”
    “但当时秦地不够稳固,大哥不能过去,派外人又不放心,只能在我们兄弟间选。”
    “而我作为最大,还算懂事的,自然就被封为了秦地,为今后的迁都铺好道路。”
    说到此处,秦樉不免长叹一声。
    “可谁能想到,之后大庆就各种灾祸了,迁都的事儿也就被搁置了。”
    “有人说这灾祸,就是因为大庆龙脉太弱导致,镇不住国运。”
    “只是父皇忙于救济,加上京都人全力救助天下,迁都的事儿,自然也就被耽搁了。”
    秦樉感慨万千。
    无论哪个地方,都是希望自己那成为天下中心的。
    那将代表着源源不断的好处。
    天子脚下,总会自觉高人一等。
    故而京都人是不希望庆皇迁都的。
    以至于天下遭灾,京都人第一时间出钱出力去救助。
    灾民南迁,京都人也全力帮忙安置。
    这才没让大庆出什么大乱子。
第351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