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地的情况,让庆皇很担心。
    若是庆皇自己在广宁城,面对着极大的劣势,或许能够笑着去面对。
    可面对这极大劣势的,是老六。
    即便秦风的战力极强,就是这则消息传递到京都,满朝臣子也不太担心。
    甚至就连京都百姓,都在坊间热议。
    毕竟太子打西南,辽王战东北。
    这基本就是大庆的两端。
    更有意思的,是太子是嫡长子,而秦风则是嫡子中的老幺。
    京都庆人都觉得很有意思。
    “太子用精兵三十万,辽王面对三十万北胡精兵,这绝对是北胡人的刻意为之。”
    “北胡这分明是换子,用西南换取东北,想要在北方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辽王即便无敌,可兵终究还是太少,面对的还是北胡中精锐中的精锐。”
    战事一起,京都的茶馆酒肆间便谈论着战事。
    对于西南方向,京都人皆觉得此战大胜。
    这是毫无悬念的。
    太子基本是京都人看着长大的。
    其能力,更是所有京都人有目共睹的。
    再加上众多开国老将辅助。
    这一战要是失败了。
    有人敢光着在街上跑!
    唯一的问题。
    就是多久能获得胜利。
    可辽地那里,却是充满了悬念。
    主要还是因为辽王所要面对的是北胡精锐中的精锐。
    甚至有人已经在普及纳哈部,以及纳哈拙昔日的战绩。
    对于纳哈部落的总结。
    大庆汇总的消息,可能比北胡大汗知道的还要更加详细。
    纳哈部的历史是口口相传的,或者化为歌谣传荡在草原上。
    那是关于草原上智者的故事。
    实力是所有草原上肉眼可见的。
    可智慧衍生出的史诗,只会让草原上的牧民更加的敬畏。
    口口相传,多少有些失真。
    可大庆却能找到关于纳哈部详细的文字记载。
    而有些记载,来源于前朝的前朝的前朝的典籍。
    这些都是最宝贵的文献。
    甚至不单单包含关于纳哈部的记载。
    还有关于更加遥远的波斯,更加遥远的大食人,更加遥远的西方。
    而且不单单是记载。
    还有陶俑等文物留下,将西方人的印象保留的相当生动。
    大庆皇城内,百官的衙门内,一群官员翻阅着大量文献,最终寻到纳哈部一切的点点滴滴。
    “一千年前,大宝皇帝彻底统一草原,将当时的突厥人驱逐到了西方。”
    “纳哈部当时只是一群负责挖掘铁器的奴隶,被大宝皇帝拯救,给予他们牧场,让他们能如同正常人般生活。”
    “后来,纳哈部帮助大宝王朝东征高句丽,替大宝皇帝讨伐不臣之地,获得奖赏越来越多,赏赐越来越大。”
    “等到了大宝皇朝末年,纳哈部就已经是草原上最大的部落之一。”
    一群老翰林,很快便查询到关于纳哈部的起源。
    这些起源,哪怕现在的纳哈拙,可能也未必知道的如此清楚。
    那毕竟是千年前的事情。
    代代相传,口口相传,最终传到纳哈拙的耳朵中,未免有些失真。
    甚至纳哈拙本能的认为。
    从这片草原开始之前,纳哈部就已经是这片草原上的统治者。
    直到这边草原化作沙漠,纳哈部依旧是这里的统治者。
    庆人的世族想要万世不移。
    纳哈部却觉得庆人们该向他们学习,方能建立万世不移的大族。
    殊不知。
第257章 影子大汗(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