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等援军一到,敌人自然退去。”
    李九江如此想着。
    他延续着朝廷对待胡人的一贯做法。
    防御为主。
    拖到敌人拖不下去了。
    拼的就是内力。
    反正守城永远比攻城更加的容易。
    只是……
    “城里的辽人听到这,未免有些兴奋过头了。”
    对于这些闻战狂热的辽人,李九江简直无法理解。
    这些辽人平时挺保守的。
    也从未听说过辽地有什么恶性事件发生。
    怎么要跟北胡人打了,反而就变得这么兴奋了呢?
    “希望陛下能够再给予辽地一些资源吧。”
    李九江如此想着,默默加强了对兵马的训练。
    必须得紧张起来。
    严阵以待,方能战胜北胡强敌。
    辽王也绝对不能出事儿。
    否则李九江的这辈子,基本就完了。
    长江以南。
    京都早已入夏,气温炎热,路上行人都已穿上单衫,甚至到了正午时,行人纷纷在避暑,不愿意顶着大太阳出门。
    京都的春秋永远都是那么的短暂。
    花儿刚开不久,一场雨下去,花儿就谢了,春天便已经过去了。
    如今朝廷上下,皆在调度物资,应对西南方向的战事。
    此次西南战事,乃是太子坐镇的第一场战争。
    可以说整个庆国轰动。
    所有人都清楚,太子必是未来的大庆皇帝,在文治上天下人有目共睹。
    比庆皇强的不止一点半点。
    而如今,若能收复西南大理,化为大庆一行省。
    太子的威望将进一步的达到巅峰。
    而此次出征阵容,配置上可谓是豪华到巅峰。
    跟随庆皇的一半老将,都跟过去了。
    搞得近期南洋诸多小国使者频频想要进宫求见庆皇。
    生怕太子一不小心,就给他们的国家灭了。
    礼部的人更是多加安抚,简直快要忙坏了。
    庆皇在宫中漫步,十分的无聊。
    “见惯了北方的辽阔,再回到这宫中,竟觉得多了丝约束。”
    “还有那些全国上下的奏章折子,怎么多了这么多?”
    想到那堆积如山,批阅半个月都未必完全能批完的奏章,庆皇只觉得无比的疲惫。
    急事儿的可以先批。
    可剩下的大多奏章,刚批完一本就过来两本。
    批不完!
    根本批不完!
    “太子平日里也这么多奏章吗?”
    “是,太子还有时间给辽王写信。”
    庆皇不免沉默。
    “太子年富力强,是该多做做。”
    “皇帝这活儿,简直比种地还累。”
    庆皇不免抱怨。
    由于太子近日去两湖之地坐镇,调度大军钱粮,导致庆皇只能自己理政。
    大庆太大了。
    即便将许多地方都分给藩王自己去治理。
    那些奏章依旧多得批都批不完。
    “太子那怎么样了?”
    “如今南方大半钱粮都汇集到了两湖之地,若非太子刻意压制,此次请战的士兵加起来,怕是能凑出八十万大军。”
    庆皇不免露出笑意。
    “太子这威望,比朕都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