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台球博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七十七章 欢迎来到平城斯诺克学院(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今天徐越彬将这番言论搬到了学院开放日,果不其然,再次引来了家长和老师们的疑惑与不解。

    你既然不鼓励我们打职业,那你为什么还要开办台球学院?为什么要培养这么多的台球人才?

    徐越彬笑容满面,望着窃窃私语的众人,顿了顿:“我知道大家有很多问题,但请先容许我,短暂地给大家讲一讲平城学院的由来。”

    此时正站在学院实验室里的凌志也在同步观看着徐越彬的讲话。

    半年多前的那次讲话给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本以为徐院长要把那次的讲话重复传达给今天的师生家长们,却没想到,接下来,徐越彬想要传达的东西,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都远远超过广府那次。

    在距今大概四五十年前的时候,华夏台球圈子还处于一个未开化的状态。

    那个时候,互联网方兴未艾,手机和自媒体更是还没有普及开来,这使得台球爱好者们的交流很受限。

    虽说不少人也都知道,在世界的另一端,有着很多台球高手在日复一日地给大家奉献着精彩的比赛,但大家并不能看到比赛的直播,电视转播也基本不会青睐台球比赛。

    2005年之前,电视转播台球比赛的次数屈指可数,连看到比赛都很难,更不要说去打比赛,甚至拿到奖项了。

    那个年代,除了特别喜欢台球的,其他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对这个圈子敬而远之,也没有什么家长会鼓励自家孩子去学台球。

    平城斯诺克学院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如果说在那个年代,你想打比赛,只能托关系、请教练、打听参赛渠道、从野路子一步步走上最高领奖台的话,平城学院的出现,算是给了所有台球爱好者们一个崭新的平台!

    训练资源,人才培养,教练服务,参赛指引。

    所有的一切,学院应有尽有!

    自此,没有人再是野路子,所有人都成为了正规军!

    平城学院就像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所有台球爱好者们前行!

    加之球星的诞生,以及手机自媒体的发展,台球圈子才慢慢壮大起来,也让圈外人了解到了这项运动。

    “如果说平城学院的诞生,是为了给所有台球爱好者们一个可以依赖的平台的话,那么四五十年后的今天,我觉得平城学院的历史使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徐越彬继续道,

    “四五十年前,体育苗子并不容易被发掘出来,想要找到优秀选手参加国际比赛为国争光,在某些项目上甚至成为了奢望。”

    “但当今这个时代并不缺少体育苗子,我们华夏健儿在国际台球赛场上拿到的冠军已然不少。”

    “而学院,也早已不需要通过培养世界冠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了。”

    “所以我时常在想,平城学院在当今这个时代,究竟还能再做些什么?”

    “而这个时候,有两个人给了我灵感。”

    “第一个人,是我的老相识,郭尊圣。”

    “台球圈子的人应该都知道他,但是在座的孩子们可能对他并不是很熟悉。”

    “他是华夏最早的那一批旅鹰职业球员,现在在鹏城开了一家形变台球俱乐部,经常组织社区台球比赛,邀请周围的居民朋友和外卖小哥在一些奇形怪状的桌子上免费打球。”

    “可以说,他在台球的全民化进程这条道路上,走得很远。”

    “而第二个人,就是世界斯诺克魔都大师赛的亚军,凌志。你们看新闻的话,应该都知道他,他就是前段时间火爆各大新闻媒体的台球博士,此刻坐在实验室里的孩子们,你们应该都能看到他。”

    话音刚落,身在实验室的凌志突然感觉到一阵阵好奇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心里不禁苦笑一声。

    徐院长不说,其实还没那么多人能认出自己。

    大家会关注台球博士的事迹,但并不会关注台球博士的长相,顶多能有个印象就很不错了。

    而现在经过徐院长的提醒,凌志瞬间便成为了众人的焦点,他还是习惯性有一些小慌。

    不过他很快便冷静了下来,毕竟他已经见过了比这大得多的场面,于是他面向所有的目光,轻轻颔首,向大家微笑致意,算是打了声招呼。

    而在荧幕的另一边,徐越彬继续介绍道:

    “我在东城市广府学院开班仪式的家长会上,曾经给每一位孩子总结了他们那段时间的技术特点和优劣势,并且以五芒星图的方式呈现给了各位家长。”

    “后来在凌志的帮助下,五芒星图被搬到了线上,可以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根据比赛情况实时自动统计球员数据,并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次魔都大师赛所用的五芒星图技术,就是出自他之手!”

    “老郭和凌志,他们一老一少,虽然各自代表着台球圈的老一辈和新生代,但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给这项运动带来新的活力,新的玩儿法。”

    “不是那种只有职业选手或者业余爱好者可以理解的玩儿法,是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进来的游戏!”

    “我觉得,这同样也是平城学院在这个时代的使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