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9章 巡查陕西二三事(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此等形势下,如何能胜?”

    卫渊为什么重点说天时等.?因为从那时看,天时地利人和,周军全占,但打着打着,反倒是被西夏军给占了。

    “方才远之说,以为此地乃是山间险道,没想到却颇为阔远。”

    “你们要时刻牢记,将来你们独自领兵,不要过于信任舆地图,舆地图即使再精细,也比不得亲自实地来看一看。”

    卫渊警醒众人。

    靠图纸与沙盘打仗的将领,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将领。

    一场局部战争,一条湖水、一座山峰乃是小山丘,都将有可能是获胜的关键因素。

    但舆地图不可能画得太精细。

    就算是号称一比几模拟地形原貌的沙盘,也会出现这种问题。

    “曾经此地是有驻军的,为何今日没有了?”萧逾明又问。

    卫渊答道:“自范文正公经略延边之后,大周的主要防御,都放在了平戎寨、塞门寨、顺宁寨等地,至于此地,其战略意义已经不大。”

    “倘若诸城寨失守,那么延州或是战败之军,亦可来此地重新驻扎防守,倒是不耽误。”

    萧逾明道:“若是有朝一日,西夏出奇兵越过三川口,直逼延州该如何?”

    卫渊笑道:“延州附近各州县皆有驻军,他们若想出奇兵,就只能控制军队规模,规模若是不大,进攻延州也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规模若是大了,你当边军的斥候是吃素的?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咱们大周没理由不会察觉,除非,陕西早就被西夏侵蚀了。”

    三川口乃是延州天然屏障,这是此地最大的战略价值。

    从此地再往西北去三十里,乃是招安驿。

    此前叫做招安寨,乃是由狄青所建。

    当初他建造此寨抵御西夏军时,是想招安一部分西夏将领,故而将那个地方命名为了‘招安寨’。

    后来随着城寨规模发展与少量百姓的入驻,逐渐又改称为‘招安驿’。

    卫渊离开三川口之后,就奔着招安驿去了。

    他前脚刚离开没多久,种谔就来到了三川口,得知卫渊又继续前行,便是二话不说,继续追去。

    卫渊行军速度较为缓慢,其实就是在等种谔。

    他相信,种谔若想在朝中有所建树,只能靠自己,所以,对方一定会来寻自己。

    再说,满甲营的将士都是精锐中的精锐,附近有无被斥候盯上,他们比谁都清楚。

    没过多久。

    招安驿前。

    卫渊刚来到此处,一名姓种的将领便是打开寨门前来求见于他。

    一番询问下,卫渊才知,这种姓将领与种谊一样,也是种谔的弟弟,名为种诊,今年才二十来岁。

    种谔想让种诊守几年边寨,攒攒资历,然后再去朝中谋官,这算是边将世家的常规操作了。

    卫渊与满甲营的将士进了寨中,却见此地已有市集,在去往城寨大营的方向时,还能见到不少百姓。

    而那些百姓见到满甲营将士,并不觉得惶恐,只是有些许好奇,他们看向卫渊等人的目光,仿佛再说,这又是哪位大人物前来视察了?

    去往大营途中,种诊解释道:“卫侯爷,这寨子里有三千名边卒,都是定边军将士。”

    “随着这几年与西夏关系缓和,我兄长便做主,将驻扎在此寨将士的妻儿老小接到寨子里生活。”

    “有一部分人是愿意来的,另有一部分人,觉得此寨距离西夏较近,不太安全,所以没来。”

    “方才我们看到的集市,都是由我军将士统一在延州采买,然后在此寨中用以物换物的方式交易。”

    一般来说,驻扎在城寨里的将士,终其一生,可能都要留在这个地方了。

    他们也有妻儿老小,不能常年都难见亲人一面。

    故而,随着寨子规模扩大以后,干脆将一些将士的亲人接过来了。

    这样做得目的,也是想让边卒将士心安。

    正因为那些百姓都是边军将士的家眷,所以,他们见到威风凛凛的满甲营将士,更多的是好奇而非敬畏。

    不过,路边仍是有几个孩童见到那些戴着恐怖面具的将士被吓哭了。

    卫渊只好让他们将面具取下。

    “以城寨为防御工事,让将士们一边生活耕种,一边训练防范西夏入侵。”

    “久而久之,自会有人世世代代固守此地,范文正公的法子的确不错。”

    卫渊忍不住赞叹道。

    种诊作揖道:“卫侯爷,您写的‘对西夏攻防总略’,我曾在兄长那里借阅过。”

    “您提出的,转守为攻,以滋扰为主,构筑防御工事为辅的对西夏策略,末将认为,要远优于文正公提出的法子。”

    卫渊只当他是在吹捧,

    “你这番话要是传到京城,被那些士大夫们听到了,只怕御史的唾沫星子要将我淹死了。”

    此话一出,原本比较严肃的场合,顿时轻松了不少,许多将领都是笑了起来。

    卫渊所写的那篇策论,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只有一些边军首领级别的人物才能观阅。

    这样做得目的,是担心外泄。

    就在这时,卫渊听到身后传来几道微弱的声音,

    “侯爷!侯爷!”

    卫渊转过身去。

    ‘侯爷’二字愈发响亮清晰。

    来者正是种谔。

    他为了显示对卫渊的尊敬,来到城寨之后,并未骑马,而是一路小跑着过来。

    待来到卫渊身前,不等种诊说些什么,先是朝着卫渊深深作揖道:

    “侯爷,您怎么不去延州?卑职等了您许久,要早知您在此处,卑职就在这里恭候着您的大驾了。”

    此话一出。

    不知随他前来的种谊陷入深深地震撼当中,就连城寨内诸将也是如此。

    他们甚至都以为,自己是听错了。

    种将军在卫侯爷面前,并非自称末将,而是‘卑职’?

    这两个词汇之间,差别极大!

    一些站在远处的百姓们,更是被惊讶到瞠目结舌的程度,种大将军谁人不知?

    可以说是宛若他们信仰般的存在了。

    然而,那看着比种大将军还年轻的魁梧男子,竟是比种大将军身份还要显赫?

    不得了!招安驿这是迎来大人物了啊!

    卫渊自是注意到了周围人的神情变化,他莞尔一笑,将正作揖着的种谔搀扶起来,道:

    “种将军为国戍边劳苦功高,本帅岂能让伱恭候?正巧今日你来了,有个事,倒是需要你记一下。”

    前半句是说笑,也是在认可种谔的功绩。

    后半句,是默认了种谔乃‘自己人’。

    否则,他就不是自称‘本帅’而是‘本侯’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