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八章:水军统帅郭颢(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这个章程,就是一支支水军的成立。

    当然,无论此时卫渊,还是他所熟知的,那位抗倭英雄,都不免有杞人忧天的嫌疑,毕竟,一部兵书而已,能有多大用处?

    但小心,终归是没错。

    “请卫帅放心,书在人在,人亡书毁!”

    林兆远作揖道。

    卫渊摇头道:“书重要,但是你更重要。”

    杨怀仁笑道:“这是在咱们大周境内,宵小即使再多,也不敢肆意而为,而且,沿途还有皇城司干吏保驾护航,应该无恙。”

    卫渊点了点头,道:“将最近各地铲除倭寇的情况说一说。”

    随后,几人陆续发言,

    “永嘉郡境内几乎再无倭寇与匪患。”

    “我军共计斩杀明州倭寇三百余.”

    “楚州存留倭寇大概有三四百,已尽数被我军伏诛,或许还有一两条漏网之鱼,但已掀不起丝毫风浪。”

    “.”

    在卫渊写书之时,就已让陈大牛等人各自领兵数千,镇守沿海一带州府。

    除了铲除倭寇之外,细细看他布局,会发现,东南沿海一带,几乎都已在他的掌握当中。

    甚至其势力,已经影响到了扬州等一些内陆地区。

    东南招讨安抚使,哪里是东南,定义不明确,可只要涉及到海运,谁想做海运的生意,都得听卫渊的意思。

    杨怀仁道:“我军来至东南这段时间,已经铲除倭寇两千余,几乎沿海陆地之上,再无倭寇。”

    “但是根据皇城司此前调查,仍旧有大部分势力倭寇,已经提前逃亡海上。”

    “有皇城司的几人,已经乘船去海外探查倭寇情况,卑职初步约莫,应是逃到了海外的几座孤岛上。”

    卫渊微微颔首道:“让皇城司与我军斥候严密观察,若真是如此,待水军成立,我们便主动进攻。”

    他在猜测,即使倭寇逃到了海外几座孤岛上,占岛为王。

    怕也是一些钓鱼台、赤尾屿等地。

    “兆远,你将我军在东南所为,铲除倭寇等一些细则,尽数汇报于陛下,不可有隐瞒。”

    卫渊又道。

    林兆远刚欲作揖,就听萧逾明皱眉道:

    “沿海内陆倭寇已被我军全面肃清,若是此时,陛下让我军回朝该如何是好?”

    卫渊笑道:“海运尚未正式开启,陛下需要有一位大将坐镇东南。”

    “而且,创建水军这事,陛下其实也想做,否则,文治武功,如何评?”

    此话一出,众人旋即恍然大悟,不再聊下去。

    继续聊,不免有些犯忌。

    “如若陛下真的要建造水军,不知卫帅心中可有合适的挂帅之人?”杨怀仁询问。

    首先,新军的将领,不可能担任水军统帅。

    卫渊,也不能一直留在东南。

    但是,水军统帅,至少在刚成立这段期间,一定要是卫渊他们的人说了算。

    对于这个问题,卫渊也考虑了很久,

    “本帅想让代州的郭颢统领水军,由呼延忠辅佐,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呼延忠很有本事。

    卫渊手上的亲信就那么多,而且都身居要职。

    按理来说,此刻担任雁门守将的梁达,是最合适的人选。

    因为他比较听话,论忠心程度,丝毫不输陈大牛。

    但梁达不一定能压得住呼延忠。

    郭颢虽然有自己的主见,如今在代州任‘代团练使’,将边军治理的井井有条。

    此人足够聪明,又是跟随卫渊一路厮杀过来的将领,他来担任东南水军统帅,既符合身份地位,也能让卫渊放心。

    关键是,以郭颢的能力,压制呼延忠,不成问题。

    呼延忠精通水兵之道,这样的人才,又不得不用。

    杨怀仁不晓得郭颢此人,所以不便发言。

    陈大牛笑道:“郭大哥来担任东南统帅,俺是没有意见。”

    在雁门之战中,卫渊是雁门主将,徐长志是副将。

    而卫渊在临时担任雁门守将之前,郭颢就已是戍卫雁门的一营副都头。

    后来此人为跟随卫渊,又特意做了卫渊的亲卫都头。

    要是论资历来说,跟随卫渊一起出来混的将领,也就徐长志能稳压郭颢一头。

    以儒将著称的萧逾明在郭颢面前,最多也只能‘平起平坐’。

    至于陈大牛.那个时候,只是一名普通士卒而已。

    论资历,陈大牛的确要排到郭颢后面。

    至于沈青、谢武等人,论资历,那更是排不上号了,甚至要排到斥候出身的林兆远后面。

    萧逾明皱眉道:“郭兄前来,那代州之事,要靠谁决断?”

    “代州是咱们得退路.梁达太老实”

    虽然有‘半路出家’的杨怀仁在此间。

    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相处,跟着卫渊的代州老卒们,对杨怀仁都颇为信任。

    而且,对于杨怀仁来说,若无卫渊,就没有他的今日。

    所以,他对卫渊,也很忠诚。

    卫渊道:“英国公之子张鼎要前往代州,让梁达顶替郭颢的位置,让我那未来小舅子去守雁门。”

    “张鼎这小子有几分聪慧,又是本帅恩师之子,咱们自己人,能信得过。”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