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八章:海家有女初长成——海朝云(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海朝云自幼生活在江浙,近两年才去了京城,比较得空时,仍旧喜欢住在江浙这边。

    但不管怎么说,此女都是见过些许世面的。

    听到有当兵的前来,担忧自家叔父安危,遂也紧随海清身后。

    海清那些家眷、子嗣,便也跟着前往了。

    这时,卫渊正站在海家前院里。

    两百名亲卫守在门外。

    仅有一百名亲卫跟着卫渊来到此间。

    海清第一眼就瞧见了卫渊,皱着眉头不解道:

    “忠勇伯?昨日我们刚饮了酒,交谈甚欢,今儿个您就带兵前来,所为何事?”

    何事伱心里不清楚吗?

    卫渊带兵前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给海氏一个下马威。

    好让他们明白,自个儿担任东南安抚招讨使一日,这沿海各州县,便由他说了算。

    卫渊直言道:“本帅因何前来,难道海舟没有向你们提及?”

    海清忽然沉默。

    这时,尾随他而来的海氏一众家眷子弟,齐齐站在他的身后。

    一些女子,看到那些戴着面具,显得凶神恶煞的士卒后,竟是有些情不自禁的双腿发颤。

    突然。

    海忠之女海朝云向卫渊施礼,道:

    “朝中自有法制,如忠勇伯这般,率军闯入他人家宅,似乎不妥。”

    卫渊瞧了她一眼。

    模样挺好,有种江南女子的婉约气质,但不算惊艳。

    遇事心中不慌,瞧见身边这些士卒,也没看到露出胆怯之意。

    也不知是强撑着还是有底气。

    卫渊笑道:“你一女子,口齿倒是伶俐。”

    海朝云不卑不亢道:“卫将军过奖。”

    “曾听家兄说过,卫将军乃是当世豪杰,我大周擎天之柱石,如今奉旨平倭,却率兵来我海家以势压人,是何道理?”

    卫渊脱口询问,“擎天柱石愧不敢当,你兄长是谁?”

    海朝云道:“巡盐御史海舟。”

    原来是他啊。

    卫渊笑了笑,“海舟的妹子你是海朝云?”

    海舟有不少姐妹,但大都已经出嫁,只余海朝云尚且待字闺中。

    闻言,海朝云点了点头。

    卫渊大笑两声,道:“当初你兄长来寻我时,曾说,若不是我已有婚约,你们海家不介意开个先例,与勋贵联姻。”

    此话一出,海朝云顿时联想到什么,下意识觉得羞愧,“你!”

    卫渊懒得再搭理她,朝着身边亲卫摆了摆手。

    他们便就退下。

    随后,卫渊看向海清,

    “海家主,你就打算这样一直晾着本帅?”

    海清硬着头皮道:“忠勇伯,请。”

    来到海家正堂。

    海朝云亲自为卫渊斟茶。

    后者突然问道:“听说你与我外甥盛长柏相识?”

    海朝云倒是知道,卫渊与盛家有亲。

    盛长柏与海朝云之间并不算认识,只是前者曾打听过,家风极严的海家,可有什么待字闺中的女子。

    进而打听到了海朝云。

    她摇头道:“听过盛长柏这个名字。”

    海清朝着她使了个眼色。

    海朝云识趣,“侄女儿告退。”

    顿了顿。

    海清主动询问道:“卫将军,我海家的生意,不单单只是海家的生意,若是给了您两成利,我如何向与我海家合作的那些人交代?”

    “这样,一成如何?”

    卫渊摇头不语。

    海清皱眉道:“卫将军,此前说好的,如果水军若成,再给您两成利,如今有关水军成立的消息尚且不见踪影,您张口就要两成利,未免”

    接下来的话,他不敢再说下去。

    卫渊笑道:“你是想说,本帅未免太黑了?”

    海清沉默。

    卫渊道:“海运未开之前,你们海家就曾借着朝中势力,以皇商名义,将丝绸、玉器运往海外诸国。”

    “其中绝大部分收益都归朝廷,但是你们为了防止沿海倭寇打劫,每年要给各地倭寇数万两银子。”

    “如果我将这事说给陛下听,说你们与倭寇有勾结.你们海家在朝中的清名,还能保得住吗?”

    这个消息,是皇城司传递给卫渊的。

    燕达想要的很简单,海家的生意,卫渊如果赚两成,那么他要两成的三分利。

    所以,卫渊必须要两成,一成都不能少,不然,他就赚不到钱了。

    海家的确与皇商能扯上勾结,由于海家每年不少利润都会上贡给朝廷,所以赵祯并未过问此事。

    如今海运一开,海家就不需让利给朝廷了,只要与海外诸国做几笔大生意,其税收就够朝廷赚得了。

    禁海运期间,唯有皇商能与海外诸国做生意。

    海清面露难色,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卫渊继续道:“水军一定会成立,届时,你们给倭寇的银钱,便能省下来了。”

    “要不然,随着你们海家生意越来越大,那些倭寇,还会只要区区几万两银子吗?”

    “再退一步,即使海军不成立,有我在东南一日,你们海家的生意,便绕不开我。”

    “两成利而已,你们海家,不亏。”

    说白了,两成利就是保护费。

    卫渊主管东南军国大事,其中可操作的空间太多了。

    海家,只是他压榨的第一个对象而已。

    当然,此事也不能过火,否则,容易被群起而攻,适得其反。

    适当收取一些好处便可。

    只是唯独这海家.

    他的责任是扫荡东南沿海倭寇,与海州关系并不大。

    特意拐个弯跑海州一趟,不能白来。

    当初海舟来寻卫渊,就是要让他顺带着将海州一带倭寇清除干净,唯有如此,海家的船只,才能在海上畅行。

    “卫将军,我们海家为了支持您扫荡倭寇,也算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了。”

    “正发往两浙的两百艘战船,可都是由工部监造,与军器局无关,监造战船的钱财,也都是工部向朝廷申请,我海氏与东南各商户捐钱制造。”

    “如今,您还要两成利,这不是要老夫的命吗?”

    海清摆出一副特别委屈的模样。

    卫渊脸色肃然,反问道:“这么说,这战船不该造?倭寇要是躲在海上,你想让荡虏军的将士们走着去海里杀敌不成?”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