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汉末年之百姓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4章 样板(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阿拉伯人和安息人移民到了美洲北部、辅郡东部以后,在华夏国的帮助下,总共建立八个国家。
  大家逐渐站稳了脚跟,农耕对于大家虽然不陌生,但是耕种技术落后。
  华夏开始教给他们耕种技术。
  对于长期生存在热带地方的阿拉伯人来说,这里的寒冷他们很难适应。
  为此一开始冻死数百人,这还是有华夏火炉和火炕的前提下。
  不过,总算逐步适应过来了。
  对于他们来说,这里虽然寒冷,但是土地肥沃,适合耕种,土豆、红薯、麦都能种植,这比大部分是沙漠的阿拉伯地区好了很多。
  日耳曼人在联合国主持下,最后分成五个国家。
  其中两个王国基本是日耳曼的贵族构成。
  普通平民和基层成立了三个国家,他们决心跟随华夏,走华夏道路。
  这三个国家直接放弃了自己组建军队,而是将国防交给了华夏,因为他们和华夏北方战略区相隔并不遥远。
  刘恢看完后,心里也发出感叹。
  这让他想起了记忆中的另一段故事,那就是二战后分裂成东日耳曼和西日耳曼,这最终成了人类发展不同的两个样板。
  “公佑,你有什么想法?”刘恢合上了孙乾递过来关于日耳曼人的情况介绍。
  “大统领,德祖有个建议我认为不错。”孙乾说道。
  “哦?他具体建议是什么?”对于杨修,刘恢是他老师,刘恢时常对其敲打,因为他知道杨修这个人。
  论聪明,华夏少有人能及,文学修养也很高。
  但是,心性不够稳重。
  这几年下来,尤其是华夏遍地人才,让他的傲气得以收敛。
  “他认为,华夏应该以此为机会,进一步加强华夏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刘恢没有说话,他一直在听。
  孙乾接着说道,“德祖认为,目前全球五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主要是两种政治形态:一种是王权,另一种就是华夏这种公天下。”
  刘恢并不感到意外,如果杨修连这个都看不明白,那他刘恢才是真的看走眼了。
  “目前,走华夏道路和准备走华夏道路的国家和地区大约200个左右。
  未来随着发展,孰优孰劣会让人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很多人为了自己统治,仍然会以人种、生活方式、文化等进行狡辩。
  日耳曼则不一样,他们是同样人种,同样的语言文化,同样的起点。
  如果有一天,和华夏走同样路线的国家发展得很好,甚至远超王权国家,那将会进一步放大华夏影响力。”
  刘恢一边听,嘴角不自觉的微微上扬。
  在他看来,杨修的确进步了,懂得以政治角度看待问题。
  刘恢笑着递了一支烟给孙乾,而自己罕见的没有抽。
  “公佑,这种想法的确不错,既然这三个国家主动放弃军事武装,我们就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安全。www.ba1zw.com
  华夏不少公司正在筹划在欧洲建厂。
  你们外事部可以将这三个国家建厂的风险评估报告刊登在报纸上。
  有了地理优势和华夏政治制度双重加持。
  聪明的商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在华夏,外事部门会联合其他部门定期发布各国风险评估报告。
  这份报告涵盖很多内容:社会治安、经商环境、契约精神等多个方面。
  不要说其他国家,就是华夏国家的三百多个郡,每年都有评估报告出来。
  孙乾郑重的点了点头,这代表刘恢同意了这个建议。
  也就是说,华夏决心在欧洲以日耳曼人为基础打造一个样板给其他人看。
  “大统领,非洲那一片部落林立,最近无数部落派人前来,纷纷想自立。”孙乾点燃手中的烟。
  “只要不属于联合国成员国,我们都可以支持。
  如果属于联合国成员国,我们华夏决不能掺合干涉。
  联合国刚成立,所有国家的眼睛都盯着我们。”
  对于这一点,刘恢态度十分坚决。
  如果无法保证成员国利益,未来谁愿意加入进来?
  孙乾说道,“这里面大部分是部落,也有少量是加纳王国的独立部落。
  说直白点,他们就是加纳的国中之国。”
  “前者可以,后者让联合国出面,我们决不能参与进去。
  眼下很难有国家对华夏构成威胁。
  今后的重心就是建立一套规则保证华夏和其他国家的利益。”
  孙乾吸了一口烟,他知道刘恢的顾虑,这种顾虑并没有错。
  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华夏太过强势。
  只靠强势难以让人服众,只能通过规则约束才行。
  “大统领,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向我们递交了驻华夏大使馆的文件。
  如果所有国家都挤在恢都城,恐怕会很困难。”
  等到所有国家和地区建立完成,全球将有500多个国家,500多个大使馆,那得占据多少条街道?
  “这点不用限制他们非得在恢都。
  不过,我们应该根据交通、经济、区位等提供一批可选择城市让他们参考。”刘恢开口说道。
  “这点我们也想过,只是很难拿定主意。”
  刘恢看了孙乾一眼,“说说看?”
  “以辅郡为例,美洲国家自然希望我们开放辅郡建立大使馆,但是,这里不合适。
  除了天气,最主要的是人口太少,才刚刚开发。
  更重要的是,一旦有外交事情需要处理,辅郡和恢都城距离遥远,难以处理。”
  刘恢点了点头,他并不认为孙乾所说有什么问题,反而认为这是实情。
  “公佑,我个人建议是,以恢都为中心,附近500里以内比较合适。
  如果过于偏僻,交通不便,联系也不方便。
  以华夏目前的交通来看,如果有火车的话,也就是十来个小时的距离,基本可以接受。”
  “这样一来,符合条件的城市可不多了。”孙乾的担心是,小城市如何承载这么大的政治责任?
  大使馆是代表一个国家的地方,政治地位不言而喻。
  刘恢想了想,“大使馆并非一天两天就建成,先按照这个做一个提案出来。”

    https://www.ba1zw6.com
第954章 样板(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