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他更不敢建议董卓关闭各地城门,这不但会引起庶民百姓反弹,搞不好引来刘恢大军。 董卓并未因为李儒的话放心,反而愈发凝重,这一刻,他后悔来到洛阳这个是非之地,自己现在被高高架起。 刘恢一次出手比一次可怕。 皇宫的太皇太后,看完报纸以后,眼角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有因为刘家出了一个优秀后辈心中的喜悦,也有刘恢过于关心庶民百姓的担心,这样下去,礼仪尊卑荡然无存,谁会敬畏皇权? “祖母,皇兄好厉害。” 对于一旁小皇帝刘协的话,太皇太后心里十分难受。 是啊!自己有个文韬武略的长孙,可是,这个长孙对于自己身份好像一点不在乎。 “张侯爷,你说辽东王会带兵到洛阳吗?” “噗通”张让直接跪倒在地,别人他敢说,辽东那位爷他是真怕。 “你怕刘恢?”董氏也看出来了,提到刘恢,张让眼里明显有一丝敬畏,这种在面对先帝时都很难见到。 “太皇太后,奴婢对王爷是又敬又怕。” “是啊!这样的人谁不怕呢?”太皇太后像自言自语一般。 今天,王允请了不少人到府邸,杨彪、卢植、士孙瑞等人都在。 不少人发现,王允好像漏掉了袁隗一般。 当看到报纸那一刻,不少人一开始是叫好,接着,几乎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些都是人精,他们岂会不知道刘恢意思?同路人和陌路人留给了大家选择。 “子师,你如何看辽东王所说?” 一封信让很多人没有心情喝酒,只有卢植和杨彪留了下来。 “哎!看上去对世家豪族释放善意,其实也是在摊牌。” 面对卢植的问话,王允心里复杂,最近发生的一连串事情,让他重新进入洛阳官场的喜悦荡然无存,他现在更多担心刘恢会如何对待世家豪族? 杨彪点了点头,“这种战斗力和谋划,让人想起都会感到害怕。 更让人害怕的是,他几年来赢得了庶民、贱民的心。 以前我不理解,现在理解了。” “二位,辽东王离开洛阳前我曾经见过一面。” 卢植的话让王允和杨彪有点惊讶,因为那时的刘恢虽然作了一首诗,但是在大家心中,依然贴上的是废物标签。 “子干兄如何评价他?”王允给卢植的杯子里添了茶水。 茶壶、茶杯是辽东出品,是最新烧制出的陶瓷,茶叶也是辽东出产的一级千里香。 “我见他时,他不到12岁。 远超同龄人成熟,见事通透,当时他就预料天下有变。” “这样的人先帝为何不用?”王允不解的问道 “他反对世家豪族,也反对皇权,天下最大家族姓刘,天下最大地主也姓刘……” 杨彪的话让王允瞬间明白了。 “文先,听说你家公子去了辽东?”王允是笑非笑的说道,他和杨家交情不浅,杨彪之父杨赐还算得上王允半个老师。 杨彪干脆的点了点头,并未出现二人所想的躲闪。 “为何?” 杨彪笑了笑,“天下名师都在辽东,犬子前往求学而已。” “杨家甘愿这样被压制下去?” 听到王允的话,杨彪嘴里发出冷笑。 “哼,我杨家忠于朝廷,忠于陛下,不管其他。” 卢植和王允此时明白,杨家看上去没有选择,其实已经选择了,像这样的世家豪族绝非个例,因为刘恢的承诺他们是相信的,主要是对方一直信誉不错,加之这么多国家连续覆没,给所有人心理冲击太大了。 今天,董卓接到诏令,入宫见太皇太后,不知为何?他心中有些忐忑。 “拜见太皇太后”。 董氏脸上挂着淡淡微笑,“卿坐下说话。” “谢太皇太后。” 董卓肥胖的身躯,让其挪动都变得困难。 “朕近日接到各地密保,扬州、荆州、兖州各地黄巾余孽反叛不断,不知卿有何良策?” 董卓听完后,深感奇怪,从太平道起义以后,黄巾贼散落大汉各地,时有反叛。 为何今天太皇太后会单独拿出来说呢? 昨日刚刚得到刘恢消息……,董卓好像明白了什么? “太皇太后,益州、幽州皆是宗亲坐镇,两地战乱很快平息,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董卓特意忽略冀州和豫州,因为这两个地方州牧并非宗亲。 “卿接着说。” “喏” “扬州、荆州除了黄巾余孽,还有山越人骚扰地方。 二地皆可遴选宗亲中品德才干上佳之人担任。” 此时,董卓明白了眼前这位太皇太后。 她想用宗亲制衡刘恢,她不想大汉被刘恢吞并,如果刘恢攻打地方宗亲,会背上不孝的骂名。 董卓也想给自己寻求一个机会,多年来的隐忍努力,他也不想因为刘恢化为乌有。 人往往在绝对利益面前会迷失自己。 “卿有何人选?” “荆州牧可由刘表接任。” “刘景升?”董氏想自言自语一般。 何进造反并未牵连刘表,他留在了洛阳,那时他是北军中侯,成为刘宏第一批拉拢的人,刘表自然倒向刘宏。 “现任刺史王叡如何安置?” “调回洛阳,另有任用。” 历史上,刘表是190年被董卓推荐继任荆州刺史,因为荆州刺史王叡被孙坚所杀,现在却不一样,孙坚成了南阳太守,日子过得悠哉悠哉,他不可能杀王叡。 客观的说,刘表是个人才,单骑入荆州,借助地方世家豪族势力,很快就收拢荆州权利,不过,也为未来埋下祸根。 李傕、郭汜掌握朝堂时,刘表遣使奉贡,被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 历史上的刘表进取不足,守成有余。 此时,太皇太后董氏想起用宗室制刘恢。 正是因为这样,刘表提前几年成为了荆州牧。 “刘景升八俊之名朕听说过,他也称得上宗室梁柱。” 董卓此时内心也感叹,一个从不理政事的妇人,几个月就能懂得权利平衡。 董氏继续说道,“如此一来,朝廷大臣会同意吗?” 这一点,她是忧虑的,自己虽然贵为太皇太后,她非常清楚,自己的话他们听,那是因为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更有刘恢给众人带来的巨大压力。www.ba1zw.com
https://www.ba1zw6.com
第367章 制衡(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