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苏轼:我左苏辙,右怀民,天天上热搜(2/2)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他们非但没有丝毫怨怼,反而因患难而情感愈加深厚
他被贬异乡,总是思念弟弟
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想弟弟了
一个中秋之夜,他独自把酒言欢至深夜,醉意朦胧间,思绪万千,挥毫泼墨而成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他们赏的,是同一轮月亮弟弟当时一定也在思念着自己吧
苏轼叹了一口气,心中满是对弟弟的思念与牵挂
“哎,想子由了......”
......
【苏轼的美食人生】
......
谈及美食,苏轼自信满满
他于烹饪之道亦颇有研究,改良过或者独创的菜,有鱼、凉粉、肘子、豆腐、红烧肉、羹等等
而其中,红烧肉无疑是他最为得意的杰作
他在被贬黄州时,过得很是清贫
物资虽然匮乏,但一向肯动脑筋的他,没事就爱琢磨,如何才能用价格低廉的食材做出来美味佳肴
他的侍妾王朝云,深知他的心思,于是便想出来一个法子
在那个以牛羊肉为主流肉食的时代,猪肉被认为是贱民才吃的,且养猪的人也不多
所以当时黄州的猪肉,价格极其廉价
王朝云买了一些半肥半瘦的猪肉,经过一番精心烹制,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佳肴便诞生了
他品尝之后,大为赞赏,甚至有感而发,写下了一篇《食猪肉》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后来朝中的保守派得势,他重返仕途,出任杭州太守
他第一次来杭州当地方官时,非常迷恋杭州的山水
如今,他再来杭州担任太守,发现西湖已经长久不治,湖泥淤塞
他便上书,疏浚了西湖
早已得知他喜欢吃猪肉的当地百姓,为了感谢他对杭州的贡献,便纷纷献上自家的猪肉
他清廉自守,不愿收受百姓财物
于是,便请了一批厨子教授王朝云烹饪猪肉的方法,再将送过来的猪肉制成的红烧肉回馈给百姓
不仅让百姓们学会了物美价廉的美味,更让“东坡红烧肉”这一佳肴迅速在杭州乃至全国范围内声名鹊起
他发明的猪肉的美味吃法,这可是实打实惠及百姓的事情
苏轼此时若是有尾巴,早已高高翘起
......
【张怀民为何夜夜失眠?】
......
苏轼爽朗一笑,笑容中蕴含着几分自嘲与释然
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那夜,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于是,他踏着月色,去承天寺庙寻张怀民
张怀民当时并未就寝
于是,他们二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那时,张怀民刚被贬,心中定是波澜起伏,难以平静
而他已经被贬四年,个中滋味早已品尝殆尽,早已适应这里的生活
所以,真正没有睡意的是张怀民啊!
正是因为他懂被贬之人心中的酸楚,才会故意去半夜三更找个借口拉张怀民起来散步,与其谈心
他当然想张怀民夜晚都能安眠,早日走出阴霾
不然,他夜夜拉着怀民散步,也不是长久之计
否则,他即使有再好的身体,也是熬不住的呀!
www.114wxvv.ccm.114wx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