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通货膨胀,朱元璋慌了!
【比如财政危机问题,许多人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便是加税】
【但是最终的办法如果是加税,那路易十六死得就太冤了】
【他不就是因为无法成功加税才掉了脑袋吗?】
【那么,既然加税这条路行不通,我们将没收的教会和贵族财产进行拍卖呢?】
【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实际上,新生的共和国政府也正是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然而,处理这些庞大的资产需要时间,而财政危机却刻不容缓】
【因此,政府决定以这些财产作为抵押发行债券,即“指券”】
【这种“指券”后来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的地位,成为了法兰西的纸币】
【然而,“指券”的波动极大,因为其背后的财产价值也在不断贬值】
【从1792年开始,指券的价值就急剧下滑,贬值幅度高达38%】
【到了次年2月,更是跌破了50%】
【到了8月,其价值已经跌至22%】
【这种恶性通货膨胀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法兰西的农民宁愿让小麦烂在地里,也不愿接受“指券”作为支付手段,这就进一步引发了粮食危机】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政府在1793年4月颁布了法令,禁止通货买卖(即铸币和纸币之间的交易)以及两种物价并存,并对拒绝接受指券者予以严惩】
此时弹幕弹出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朱元璋发行的大明宝钞”
“宝钞与铜钱、白银之争,也是政府与市场的博弈”
“印的太多咯,当然会贬值”
“纸币制度缺乏充足的保证金支撑,发行量过大超过了实际货币需求,从而使得政府难以保障纸币的稳定价值”
“宝钞发行量太大,大明政府也无力兑换,迟早信用破产”
“大明宝钞缺陷可太多了除了没有明确的准备金制度,还有纸钞只能单向兑换,纳税不能全部使用宝钞,以旧换新还要收钱”
“大明百姓得多绝望啊,拿到宝钞的一刻,就知道要贬值”
......
嬴政看着天幕的信息陷入了沉思
许久之后,他开口道:
“其实这种宝钞若是适量发放应该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
“如今大秦实力急需提升”
“马蹄铁,蒸汽机,棠溪宝剑的研制,需要大量铜、铁”
大秦如今的货币,黄金为上币,铜为下币
百姓若是大额交易,货币也是极为沉重
若是有宝钞,市面上的铜币也能回收一部分,另做他用
李斯揣摩了一下秦始皇的话,问道:
“陛下,咱大秦可要发行这种宝钞?”
嬴政点头
“传朕旨意,设立专管宝钞发行的宝钞部”
“宝钞发行关乎国家财政,一定要慎之又慎”
“大秦需要建立起一套宝钞的发行制度”
“制度建立好之后,先在咸阳城内试用,若是有积极效果,再大秦全国范围内推行”
......
洪武年间
朱元璋不是很理解天幕中大量发行宝钞会贬值的说法
第162章 通货膨胀,朱元璋慌了!(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