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刚刚进入了幽州的徐凤年自然也听闻了这则消息。
    同样从百姓口中听闻了这则消息的舒羞坐在马车角落,小心翼翼地望向了徐凤年,试图从其脸色中察觉出一点端倪。
    但是令她意外的是徐凤年对于这则极易引起兄弟阋墙的流言完全无动于衷,依旧在闭目养神。
    这让舒羞多少有点好奇徐凤年心中是怎么想的。
    心中犹如猫爪在抓的舒羞在忍了好久之后终于是忍不住对那神色平静的徐凤年开口问道:
    “殿下,这流言能在民间流传的如此之快,显然背后是有人在推波助澜。
    奴婢觉得这多半是那燕文鸾听说了陵州之事后所作的手脚。
    毕竟若是没有燕文鸾的授意,这幽州作为燕文鸾倾力打造的地盘又怎么可能任由这流言滋生?
    殿下,这燕文鸾恐怕不好对付啊。
    我们若是不想办法尽快辟谣,恐怕民心所向就要变了,到时不是真的也要变成真的了啊……”
    欲言又止的舒羞并没有说的十分清楚,因为她相信徐凤年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了。
    民心所向之后,就算是北凉王徐骁再看好徐凤年也会考虑到北凉民心的问题,从而在世袭罔替的事情上犹豫。
    到时候说不得这北凉就会出现兄弟相残的可怕局面。
    这种事情在豪门大族之中可是屡见不鲜。
    而她舒羞如今等同于深度绑定了徐凤年。
    徐凤年的地位权势更是关乎到了她舒羞的未来。
    因为说到底她舒羞的身份不过是个刺杀北凉王失败的江湖人士,难保新凉王不会清算她。
    所以与徐凤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舒羞是真心想要与徐凤年商量个办法出来。
    听见舒羞的担忧,缓缓张开双眼的徐凤年只是微微一笑道:
    “你既然说它是流言,那为何还要理会它?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我们要做的可不是辟谣,而是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这流言确实不适合让其越演越烈。
    如今的北凉需要的是上下一心而不是四分五裂。
    今后的北凉只需要一个声音,那便是我的声音。
    因此我会让人在流言中添油加醋从而降低这则流言的威力。
    至于源头……当你想清楚一个人究竟想要什么的时候,你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听见徐凤年的办法,舒羞愣了一愣。
    在流言中添油加醋?
    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思维被开拓的舒羞瞬间就冒出了许多令流言变味的办法。
    比如说顺着流言的意思将那小王爷徐龙象不断神话,从而降低流言的可信度。
    毕竟老百姓虽然崇拜英雄但也不是真的傻子。
    若是流言中的徐龙象成了一人就可抵百万军的神人,那么这则流言的可信度自然大大降低。
    不过,听徐凤年的意思是在钟洪武之后,他已经抓住了这步军统帅的软肋了?
    仅仅靠那不知生死的南唐名将顾大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