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不死从冷宫吃瓜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太子统兵,功高盖主(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陕地糜烂的消息。

    不到半个时辰,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陕地本来就是贫苦之地,灾害频发。

    三年前推行改稻为药,虽然陕地没多少水稻田,但当地的官员和大户,却没有放过这次机会。

    以改稻为药为借口,打压异己,大肆敛财,兼并土地。

    上至巡抚,下至乡绅。

    一个个都吃得盆满钵满。

    陕地本来就是火药桶。

    这一番不顾吃相的横征暴敛,直接点燃了这个火药桶。

    三十万起义军,大破西安府。

    整个陕地,遍地烽火。

    陕西巡抚侯玉,更是被起义军割了脑袋,挂在西安府的城门上。

    【你见证了陕西民变,汲取岁月之力,见证点+120!】

    李长生看着增加的见证点,一阵默然。

    昔日种下的因,今日得到的果。

    陕西民变,在当日靖明帝决定改稻为药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皇帝金口玉言,要改稻为药十万顷。

    到了下面,哪里是十万顷能够打住的?

    没个三五十万顷,哪里能满足这些老饕们的胃口?

    ……

    晋王府。

    子时三刻,依旧灯火通明。

    书房之中,晋王以及他的幕僚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毫无睡意。

    讨论着陕地民变这件事情。

    晋王对着众人,兴奋地说道。

    “诸位,这次陕地民变,对于本王来说,乃是一次绝佳的染指兵权的机会。”

    “殿下说得不错,殿下你与太子的竞争中,其他方面,都占据了上风。”

    “唯独在兵事上,不如太子。”

    “殿下若是能镇压陕地民变,在兵事上,就能和太子平起平坐了。”

    在场的幕僚们,七嘴八舌地说着,给晋王出主意。

    这三年来,夺嫡之争,愈演愈烈。

    晋王在其他方面,已经占据上风。

    唯独在兵事上,太子收复过风雪关,平定过杨相之乱,优势极大。

    若是这次陕地民变,晋王能够统兵,那么面对太子时,将再无短板。

    “殿下,陶真人拜访。”

    心腹管家,在晋王耳边汇报。

    “请陶真人进来……不……本王亲自去见陶真人。”

    晋王急匆匆地去见陶真人。

    虽不知道陶真人是靖明帝的心腹,或许陶真人深夜拜访,就是带着靖明帝的旨意。

    见了陶真人后,陶真人开门见山地说道。

    “晋王殿下,这次陕地民变,你不应该去争取统兵。”

    “为什么?”

    晋王愣了一下,眉头紧皱。

    这可和他的计划,大相径庭啊。

    陶真人一摆拂尘,娓娓道来。

    “殿下,太子在兵事上强吗?”

    “强!”

    晋王斟酌一下,吐出一个字,神情不悦。

    虽然他心中不愿,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太子在兵事上,极强。

    放眼整个大周,在统兵上,都是排名前三的存在。

    “太子在兵事上极强,就是有些强过头了。”

    陶真人微微一笑。

    晋王立马反应过来。

    “陶真人,你的意思莫非是……”

    “太子极擅兵事,陛下岂能心安?”

    “这次让太子统兵,平息陕地民乱,怕就是要……”

    “功高盖主了啊!”

    陶真人诛心的话,让晋王精神一振,开始盘算起来。

    越是盘算,他就越发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一旦让父皇忌惮太子的势力,那么太子就完蛋了。

    晋王深吸一口气,对着陶真人拱了拱手。

    “多谢陶真人指点迷津。”

    ……

    翌日。

    大朝会。

    靖明帝难得的上朝了。

    大朝会上,靖明帝与文武百官讨论陕地民变的事情。

    “启禀陛下,太子用兵如神,以太子为帅,发二十万精兵,必能平定民变。”

    兵部尚书上前一步,向靖明帝上奏。

    紧接着,有超过五十名官员,纷纷出列,随声附和。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附议的声音,响彻金銮殿。

    太子以及太子党的官员,纷纷脸色剧变。

    因为上奏的兵部尚书及其他官员,乃是晋王党的成员。

    晋王一党,居然推举太子殿下统兵。

    这是有什么阴谋?

    不对劲!
第52章 太子统兵,功高盖主(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