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安不夜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7章 星若的愁(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出所料,李仁孝又被打了。

    当他被安顺侯府的人拆了门板抬回去的时候,任沐妍和罔云湄闻讯赶了来。

    两个熟透了的女人水汪汪地瞟一眼杨沅,眸中颇含幽怨。

    杨沅自然看的明白她们的抱怨。

    自从回来,还没翻过她们的墙头呢。

    可他太忙了,这些天实在是……分身乏术啊。

    杨沅叹了口气,吩咐刘大壮:“明儿你去知会陈、马两位相公一声,给安顺侯安排到礼部。

    嗯……任一个侍郎吧,专司诸藩少族事务,嗯……主要就是西夏路那边儿。”

    刘大壮连忙答应下来。

    如此公开的一言而决,便给人加了一个侍郎衔,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侍郎。

    不过,杨沅也不藏着掖着了,这个权臣他是不能不做了。

    大大方方的,一些人知道唾沫星子不能把他怎么样,反而会少些议论。

    杨沅对李仁孝打一巴掌给了个甜枣儿,又对任太后和罔皇后隐晦地递了个眼神儿。

    向两个怨妇暗示了今晚就翻墙去给她们送甜枣儿,这才打道回府。

    钱姓少女坐在车中,一手轻挑着帘儿,看着这场闹剧结束。

    待安顺侯府和燕王府的人各自离开,才向护送的家将问道:“被打的是谁?”

    问清之后,钱姓少女又道:“那打人的粗鲁汉子,又是谁?”

    再次得到答复,钱姓少女便一撇小嘴儿:“原看他大兴文教,还以为是个儒雅的大臣。

    没想到出言粗俗,言行粗鄙,简直形同市井匹夫。”

    那家将紧张道:“姑娘,千万慎言。燕王如今,可是权倾朝野。”

    “他纵权倾天下,和本姑娘有何相干?”

    钱姓少女把帘儿一放,淡淡地道:“回府。”

    钱姓少女回了钱侍郎府时,钱端礼还没回来,钱侍郎这几天正忙着为杨沅稳定京畿地区形势。

    主要是从民生和民声这两方面着手。

    有钱家出手,那效率和产生的效果,真比朝廷全力以赴还要事半功倍。

    何况,朝廷里众多文官,因为杨沅走向权臣之路,已经彻底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哪怕杨沅是“三元及第”的状元出身,本该是士大夫的骄傲。

    但他从一开始,身上就有武将的底子。

    其后种种行为,又从不与士大夫们站到一起,所以一直也没被士大夫们真正当成自己人。

    现在,割裂的就更加明显了。

    那些大臣不敢公开反对他什么了,但是暗中下绊子的事儿,只要有机会,却是一定会动手的。

    这个时候拉拢住钱家这个盘踞于江南的九头蛇,作用就太大了,和杨沅控制了三衙的效果差不多。

    只不过一个是军,一个是民,控制了这两个,最上边的那个“士”,想作妖也不容易找到契机。

    这钱姓少女,自号“慕易居士”的,就是钱侍郎的小女儿,钱星若。

    星若是钱端礼爱妾所生,不过老来得女,自然宠爱。

    而且妾室所生子女,也是从小在夫人名下养育,夫人才是“娘”,生身母亲只是“姨娘”。

    星若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又是女子,不比男儿。

    所以正室夫人待她如己出,并不比嫡出的孩子差什么。

    再者,钱家的资源之雄厚,也犯不着对她区别对待。

    因此钱侍郎这颗掌上明珠,在钱家极受宠爱。

    她回到钱府,先把回来时就准备好的礼物给母亲和“姨母”分别送去,陪着两个娘说了说话,便回了自己闺房。

    这里自然不是钱家的老宅,不过现在钱端礼在朝为官,所以置下了这幢宅子。

    此番出去游学大半载,如今回来了,老宅那边也是要去的,诸多长辈,都要见见。

    不过那就不必非得今日了。

    星若先在丫鬟侍婢侍候下沐浴一番,换了一身轻软绮罗,婢女便把她最喜欢的甜品端了上来。

    蜜饯鸡头米、滴酥鲍螺、樱桃煎蜜,都是金盘为托,水晶为碗,瞧着色香味俱佳。

    用银匙舀一口抿进她的樱桃小嘴,星若便惬意地眯起了双眼。

    世家大户的女儿,别看锦衣玉食,生活优渥,其实学业也重。

    星若哪怕以游学为名,追随木易大宗师去巴蜀期间,身边也是跟着家教,教授她各种知识的。

    比如商钱、农庄的管理,市易买卖的经营,进项开支的帐务,家计营生、府中吃用的管理等等……

    甚至是与其他世家豪门如何交道,家仆下人如何管束,全都要学的。

    钱家的女儿,自然不能是个花瓶。

    就如她的姐姐青鸢,本来入了宫不是皇后,可最后主持中馈的机会,就落到了她的头上。

    可她若是不曾从小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给了她机会,她也不中用啊。

    因而,这难得的休闲时光,于她而言,也是一种享受。

    “小姐姐在宫里,可还好么?”

    星若听侍婢说了说府里这半年多来的事情,便问到了青鸢身上。
第867章 星若的愁(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