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安不夜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8章 立威(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经皇命而擅杀大将的,只有建炎四年,张浚因富平之败将环庆路经略使赵哲正法。

    为此,直到现在还总有人拿这个说事,指责张浚擅杀大将,这成了他一生之污点。

    罗鑫不听军令,直接坑的就是陆天明,抗的是李显忠的将令,要说恼恨他,李显忠和陆天明才最为恼恨。

    饶是如此,这两位也是摩拳擦掌的准备上书朝廷,严厉弹劾罗鑫,想要办他一个夺职、投闲。压根儿没想过能要他的命。

    此时一听杨沅不仅要杀罗鑫,除他之外,六个有权对他弃战而逃的乱命提出反对的将领要全部斩杀,把帐中众将都唬了一跳。

    “监军,万万不可啊!”

    李显忠连忙劝阻:“监军,淮东战事已了,大可将罗鑫违抗军令之恶行上报朝廷,请朝廷定夺。”

    杨沅笑了笑:“阵前斩将,不妥。战后斩将,也不妥。那要什么时候才妥?

    你们看到那堆成山的尸体了吗?看到那无数的伤兵了吗?

    是,罗鑫来与不来,实际上左右不了战局。

    可是,今日不严惩他,来日再遇大战,将领们个个仿效,奈何?”

    李显忠犹豫了一下,想到帐中将领都是同生共死过的,也不怕当众直言,便道:“监军,要说对罗鑫的痛恨,李某和老陆比监军还要痛恨。

    可……如今明明可以禀明朝廷,由朝廷明正典刑。监军你擅杀大将,那就不妥了。”

    陆天明虽然恨不得一拳捶死罗鑫,想到此事对杨沅的影响,而杨沅还是他的救命恩人,也劝说起来。

    “是啊,监军如今立下不世之功,完全不必要因为这等贪生怕死的一个小人,给监军的战功政绩涂抹一个污点。”

    杨沅凉凉地道:“平时高官厚禄享用着,临战一逃了之,最后办个夺职赋闲,世间哪有这样的便宜?”

    柳墨霖低声道:“监军对我等维护、爱惜之心,我等明白。

    只是……,李都统和陆统制所言有道理啊,为了他,不值得。而且罗鑫在兵部有些关系……”

    杨沅道:“诸位将军,我也有话直说了。就因为报上朝廷的话,他们可能死不了,所以,我今天一定要杀!”

    “监军……”

    “来人,取我符节来!”

    陆天明一见忙道:“既如此,监军只杀罗鑫一人足矣。”

    “只杀罗鑫一人?从此后只要主将惧战,诸偏将便可心安理得随之逃跑了是吗?

    无权抗命、须得谨从军令者,本监军也不会难为他。该死的,一个也跑不了!”

    帐中众将只听得血脉贲张,虽说他们也顾忌擅杀大将的后果,可是杨监军莽的真是叫人热血沸腾啊!

    李显忠一见,急忙道:“李某是淮东御前诸军都统制,罗鑫等将领抗命,该由我来杀!”

    他眼见阻止不得,只好要把这个责任扛过来。

    没道理他一个三军主帅,仗是人家打的,自己是人家救的,最后惩诫逃将的责任还要人家来背。

    他李显忠干不出这么丢人的事来。

    杨沅本想拒绝,忽地一转念,李显忠是三军主帅,这一战本就有点丢脸,如果自己把这件事全背过来,有损李显忠在军中的威信。

    于是,杨沅便点点头:“好,本监军与李将军一同监斩,处治一众怯战避敌之逃将!”

    罗鑫等人被抓到金银山下,一个个恼怒不已。

    罗鑫也知道自己之前抗命的理由太容易被戳穿,可当时怎会想到监军居然会派人来勘察虹县地形啊。

    前军精锐被困,金兵四伏,这种危急时候,他还有闲功夫派人来考察虹县地形?

    如今被抓,实在是无从辩驳,弄不好就得罢官投闲,以后再寻复起的机会。

    如果只是贬职,打上几十军棍,倒还理想一些。

    罗鑫等人便暗暗盘算着可能受到的处治,一会儿见了杨沅和李显忠该怎么说,才能更好地推卸责任。

    好在他们没有被分开关押,于是便凑到一起细细商量,串联起了口供。

    可是,正商量着,忽见金银山上有军士拖着大木赶来,开始竖起了旗杆。

    一根两根三四根……

    一共七根旗杆,再看看被拘在一起的他们,一二三四五六七……

    罗鑫忽然心里有点发毛,他们竖旗杆做什么?为什么是七根?

    罗鑫吞咽了一口唾沫,正想喊个士兵过来问个清楚,旗杆已树好,新土已培实,监军杨沅和都统制李显忠,带着一大票带伤的将领们,从帐中走出来,赶到了高竿之下。

    施晓义紧张地道:“罗统制,他们这是要做什么,难不成……”

    “不会的,不要慌,别担心,我大宋没有擅杀大将的规矩……”

    罗鑫言犹未了,李显忠已舌绽春雷般一声大喝:“泗洲游奕军统制罗鑫、副统制施晓义、荆万里、统领邵庞、夏宣永……

    违抗军令,怯敌避战,罪不容诛,着即斩首,以儆效尤!把他们押上来!”

    四下里围观的士兵顿时欢呼呐喊起来。

    对于这些临战怯敌的人,参加了这场鏖战的将士们对他们的痛恨,尤甚于对金兵之恨。

    当即就有十多名膀大腰圆的军士,红着眼睛冲过来,把五花大绑的罗鑫等人扣住了肩膀,向台前拖去。

    “你们好大胆!李显忠,你敢擅杀大将,你……唔唔唔……”

    言犹未了,他们就被堵上了嘴巴。

    “报~~”

    随着一声呼喝,一个背插三角小红旗的军中快驿,健步如飞地跑上土山。

    他气喘吁吁地向杨沅、李显忠抱拳道:“朝廷得知我军大捷,派遣兵部侍郎前来犒军,车驾即到!”

    李显忠动容道:“兵部侍郎到了?杨监军,咱们还是先下山迎候天使吧。”

    杨沅回顾柳墨霖道:“柳将军,你刚才说,这罗鑫和兵部好像有点儿……嗯?”

    杨沅向他挑了挑眉。

    柳墨霖急忙以手掩口,压低了声音:“不错,兵部既然来了人,咱们还是……”

    杨沅微笑道:“来的好,有兵部的人观斩,更可告慰战死的英灵!”

    一队官兵,护着一顶车轿,缓缓驶到了金山脚下。

    约六百人的骑兵,整齐的队伍,森寒的刀枪,飘扬的旗帜,十分的威武雄壮。

    车子帷帘儿挑着,兵部侍郎张舒宁身着紫色袍服,腰系金鱼袋,手中捧着一个长有二尺许,用明黄色锦缎所制的锦匣,正襟危坐。

    车驾缓缓停稳,不见军中将领相迎,张侍郎心中顿感不悦。

    不过,以张侍郎的城府,倒也不会因此发作。

    他只是淡淡一笑,便弯腰从车中走了出来。

    张舒宁约五十许,须发皆黑,风神俊朗,睥睨之间,自有一种慑人的气魄。

    他看了看眼前有些散乱的军阵模样,有些不屑地随着他们的目光,向那座土山上望去。

    土山上,杨沅上前一步,从李显忠手中夺过令箭,向前狠狠一抛。

    那令箭在空中舞动如光轮,“嚓”地一声,箭状的旗头便直直地插进土去。

    杨沅沉声喝道:“斩!”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