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互换特产,我收到李白真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悲哀的北宋(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虽然太宗托梦说杀童贯、杀蔡京,但他终究没敢废了这宋朝的儒学。

    宋朝的文人有如文天祥之流,但更多的都是投机取巧,寻求政治资本的投机者。

    他在推行新政的时候,受到各方掣肘。

    虽然在外部防御上做好了防线,但,

    他太累了。

    “恒儿,等我死后,你要继续推行新政,这是太宗的旨意,只有如此,才可以挽救我赵家江山!”

    他看着一脸呆板的太子,内心有些不安。

    这位太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读圣人之书,遵儒学经义。

    甚至多次,他都站在旧党之间,试图破坏新政的推行。

    所谓新政,其实就是对传统儒学的一种生态破坏。

    新政势力强了,那保守派的势力就会被逐渐压缩,这其中除了朝堂之上的群臣,还有包括洛阳的富家,甚至欧阳修家族的后人等等,都是保守派。

    这些人阻拦新政的推行,通过天下儒生的势力,限制着朝堂的改制。

    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最后宋徽宗的进展太慢了。

    慢到他没办法快速的统一内部的派系矛盾,如此牵制之下,也导致了前线的军费略显不足。

    总之,

    赵佶最后失败了。

    但他看到了一线生机。

    而现在,他觉得自己要撒手人寰了,后世如何,只能让他们自己争取了。

    等他死亡后。

    宋朝的朝堂又开始混乱起来。

    宋钦宗的能力比以前的宋徽宗更加差劲,甚至性格上也更加无能。

    他开始重新启用一些老派的旧臣,因为这些人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在宋钦宗期间,他推翻新政,企图和金国割地赔款求和。

    当时已经年迈七旬的宗泽将军,以死明志,最终死在了对金国的作战之上。

    而前线也因为粮食的不足,最终被金国攻破了。

    等到金国真正打到汴京城的时候,赵恒以为自己投降了,甚至认输了,金国就会放过他。

    甚至他的求和条件,都提出了和金国以叔侄之国相称,宋国愿意自降一辈,成为金国的附属国。

    他想要的,只是金国可以留住他的命,让他做一个富家翁,做一个傀儡。

    但这个梦想破灭了。

    金国在攻破汴京城后,烧杀抢掠,做尽了一个侵略者常干的坏事。

    然后,把整个赵氏家族都掳到了五国城,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哈尔滨的依兰县。

    在那里,赵恒享受的只有五星级的茅草屋,然后还备受折磨。

    著名的牵羊礼,就是从此处而来。

    宋钦宗在那里苟活了数十年,就连当时的皇后都自尽以求不被凌辱,他却不敢死,几乎成了金国的一个玩物。

    所以,

    北宋的结局没有改变。

    这其中,受到秦洛的影响,改变的仅仅是赵佶这个人。

    他没有被金国掳走,而是在此之前,就死掉了。

    如此一来,倒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毁誉参半的声名。

    他不是亡国之君,他试图反抗过,只是太晚了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