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帝卸磨杀驴,我立马扯反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治大国如烹饪小鲜,谋反亦如此(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雅致书房,熏香袅袅。

    凌宁亲自倒茶,贾怀英和庞钜连忙起身拜谢。

    “这里没有外人,不必拘谨。两位不仅是本王的谋士,还是老师一样的长辈。”凌宁笑着说道。

    这话并非客套话。

    凌宁在北幽军时,跟着凌星霜学习兵法和武功,跟着贾怀英学习谋略,跟着庞钜学习内政治理,两人虽无老师之名,却有老师之实。

    而随着凌宁起兵反梁,这两人又给凌宁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贾怀英不必多说,跟在凌宁身边出谋划策,庞钜留在燕州城也没闲着,负责一切的军中内政,让凌宁可以高枕无忧的在离水关坐镇。

    听到凌宁的话,贾怀英和庞钜对视一眼,忍不住露出笑容。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凌宁的为人、品行、能力、态度等等,让他们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凌宁已经具备一位青年王者风范。

    说不定,真的可能覆灭反梁,开创一个新帝国。

    三人品了茶,凌宁才说起正事:

    “随着黄袁章退守离州城,本王反梁大旗算是立稳了,大梁现在内忧外患,不可能再调集几十万大军进攻燕州,所以接下来,大梁会对燕州围而不攻,短时间内,燕州很安全。”

    “两位先生,燕州的面积虽然不小,等同于其他地方两个州,但境内山地多,耕地面积小,甚至都不如离州。”

    “其次,燕州境内没有铁矿和铜矿,很多物资都需要外面调集,一旦燕州被包围,物资进不来了,那便成了笼中困兽。”

    “所以眼下,最要紧的问题是什么?”

    治大国如烹饪小鲜,看似简单,实则很难,不仅要掌握火候,油盐酱醋料也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

    起兵谋反更是如此,很多事情都要面面俱到,包括小事,一着不慎,都可能满盘皆输。

    这不是危言耸听。

    凌宁作为穿越者,以史为镜,知道很多惨痛的教训。

    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将军因忘记将羊肉汤分给负责御马的车夫,便被车夫怀恨在心,第二天就将将军给拉去敌方营地。

    而听到凌宁的询问,庞钜最有发言权。

    只听他说道:“主公,首先是粮食。虽然这段时间,黑牙关、光羽关和离水关借了不少粮,但我军兵力增加,现在所有粮食,包括燕州城内的官仓,只够大军五十天用度。如果省吃俭用一些,可够六十多日。而距离秋收还有三个月,坚持不到那些天。”

    “至于燕州城和各县的粮价,已经比其他地区贵出了三成。”

    “很多百姓已经开始叫苦。”

    “随着朝廷围而不攻,粮食的价格还会再涨。”

    “除了粮食,还有食盐。食盐的储量更少。军营内只够一个月,并且,食盐的价格上涨更厉害,已经涨了四成。”

    “铁矿石和铜矿石、半成品的铁料,军中储备也不多…”

    “...”

    庞钜如数家珍,将当前最严重的问题说出来。
第39章 治大国如烹饪小鲜,谋反亦如此(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