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鬼雨仙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7、王莽与儒家的乌托邦(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然而,王莽要推行的所谓“井田圣法”,不仅没有解决社会土地问题,相反又把农民禁锢在“王田”里当牛做马;不仅没有解放奴婢,而且把zhan有奴婢作为制度固定下来。

    王莽的改革为什么失败了?

    因为王莽书呆子气,死读书。他哪里知道,“井田圣法”不过是孟子编造出来的空想。《孟子.滕文公上》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井田制度和儒家鼓吹的“原始大同”思想是差不多的,是一种空想农业社会化,类似西欧“乌托邦”思潮。实际上,以前,井与田两个字并不是连用的,这两个字只表示豆付干块的土地经界的。井就是田,田就是井,二而一,一而二,原不代表什么井田制的。孟子为了推行他的乌托邦思想,设想了这样一种制度,希望社会能够均分土地,耕作者先完成公田后操作私田。然而,考证表明(详见胡适、李亚农、胡寄窗、周谷成等的相关文章),战国以前从来没有人提及古代的井田制,到孟子才凭空杜撰出一个整齐的“豆腐干块”的井田制度,却还很不完全,很不清楚。以后经《公羊传》、《谷梁传》、《王制》、《韩诗外传》逐渐补充详明,到后来的《周礼》、《汉书.食货志》及何休的《公羊解诂》等书,才有了详细、整齐而又烦密的井田制。这样便以讹传讹,积讹成真了。

    孟子的井田原始模式本身不仅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而且是我国古代最混乱的空想。

    (上述内容转自世纪学堂刘正山的儒家批判系列,鬼雨并不同意他关于儒家的见解,但同意他关于王莽的部分论述内容)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