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咱大阪师团,就是来赚钱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7章 印度分治计划(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57章  印度分治计划

    做出了决定之后,魏武开始谋划发动金融危机。

    魏武下达了一个命令,让新东京银行锁紧贷款数量,对所有贷款企业的资质进行重新判定,在判定结果出来之前,未通过的企业将不再发放贷款。

    这个命令一下达,整个市场一片哀嚎。

    因为,战后的日本人大多没什么钱。

    现在能开的起企业的,基本上都是找银行贷款。

    在魏武的消费贷的促进下,经济形势呈现了虚假的繁荣,各种物资供不应求,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很多人都被虚假的繁荣蒙蔽了双眼,也都跟着大幅度增加了贷款,疯狂扩大产能。

    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这么做一点毛病没有。

    按照正常发展,只需要一两年,这些企业就能还掉贷款,顺便大赚一笔。

    但现在,魏武主动一断贷款,这些企业的现金流顿时就断了。

    没有钱买原料,没有钱发工资,陷入了破产的边缘。

    他们试图找银行贷款,但银行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反而要求他们立刻还款,否则就查封他们的企业。

    企业断掉了现金流,自然无法给工人发工资。

    这些工人没有工资也自然无法按时归还消费贷款。

    一瞬间,海量的账单将他们淹没了。

    没有办法的他们,只能变卖资产,筹措资金还贷。

    但一瞬间失去经济来源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变卖资产的行列中来。

    每个人都想快点把东西卖出去,填贷款窟窿。

    这就导致,二手市场的商品价格越来越低。

    哪怕有能力消费的人,也不敢乱动了,都将钱死死的攥到手里,不敢消费。

    而顾客不敢消费,就导致了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变现,加重了企业的现金流断裂。

    从而波及到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拿到工资。

    然后,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卖资产。

    然后,二手市场价格继续内卷。

    陷入了持续的恶性循环。

    越来越多的人坚持不住宣布破产。

    而魏武估算了一下破产人口数量,估摸着达到了收割目的,开始进场。

    魏武一方面让保护伞公司进场,低价收购这些破产的企业,一方面颁布了个人破产保护条例。

    根据条例规定,个人无力偿还债务后,可以宣布破产。

    所有资产将会被没收变卖偿还,而本人也将进入劳务公司进行三年的有偿劳务,劳务期满后,无论其收入是否可以抵扣债务,均视为债务清零。

    这个条例出台后,立刻受到了很多日本人的欢迎。

    他们现在本来就资不抵债了。

    这个规定相当于给了他们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无非就是白打三年工而已。

    反正以他们目前的状况,欠下的钱,三十年都未必能还完,打三年白工就能清零,他们怎么算都是赚了。

    于是在条例出台之后,劳务公司的门前就排起了长龙。

    想要通过个人破产来免除债务。

    对于这些人,魏武是来者不拒,让他们签字之后,就派人跟着他们去清算他们的个人资产。

    将个人资产全部变卖之后,就带着他们上了客船。

    这些人上了客船之后,满脑子都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第257章 印度分治计划(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