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有气无力地将他与大女儿之间的“恩恩怨怨”简单地讲述了一遍。
自然不会提及他娶了续弦之后,对原配发妻所生的大女儿冷若冰霜、形同陌路,对她的艰难处境,更是视若无睹、漠不关心,满心满眼只有王氏母子三人。
只是说娶了续弦之后,对大女儿的感受有所忽略,对她的弟弟妹妹有些偏心,致使小溪心中萌生出怨恨之情,嫁人之后,便毅然决然地同娘家断绝了往来。
宝根叔这么大年纪,可谓是历经沧桑,什么样的事情没有见识过。
当田大福说娶了续弦之后,对小溪有些冷落,这才导致她心生不满时,宝根叔便心知肚明,这不过是他的片面之词罢了。
夫人那般良善之人,绝对不会因为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同娘家断绝往来,必定是他这个父亲平日里的所作所为,深深伤了女儿的心,否则,绝不会出嫁之后,就再也不想与娘家有丝毫的牵连。
想必那后娘进门后,夫人便没过过一天好日子,父亲又偏心,眼中只装的下那续弦所生的一双儿女。
本来没了娘亲就已经够可怜了,谁能想到,后娘进门后,父亲也不再属于自己,她的存在反倒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宝根叔家亲戚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发妻去世后,男人以孩子无人照料为由,很快便再娶。从那以后,几个孩子就过上了苦不堪言的日子。吃不饱穿不暖,挨打受骂更是家常便饭。
所以,当听到田大福再娶后,同女儿的关系便渐渐疏离,他就猜到其中缘由。
估计对方说的也是半真半假,当不得真,难怪夫人虽将人接来家中照顾,却不愿来房间坐一坐,合着是事出有因。
听完这些,宝根叔再次看向田大福的眼神中,那一点怜悯之情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易察觉的鄙夷。
田大福还在自言自语地说:“虽然后娘对小溪并不亲厚,却也从未动手打过她,无非是偶尔罚她不准吃饭,家务活多做了些罢了,可谁家的孩子不是从小就跟着大人下田劳作,回家帮忙做家务呢!”
宝根叔一听这话,眉头不禁皱得如同那麻花一般,心中暗自思忖:听听这是亲生父亲该说的话吗?此时此刻,还在帮着后娘说话,真是让人寒心。
什么叫没有动手打过,单是下田回来,还要继续做家务,偶尔还罚她不准吃饭,这些就足以见得夫人过的是那暗无天日的日子。
宝根叔竟然从田大福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丝后娘待继女已经算很和善的意味,这简直太讽刺了。
“大哥,按理说,我不过是一介外人,没有资格评判你的家务事。但方才从您的只言片语中,我便能清晰地听出,夫人在娘家时,日子过得甚是艰难,每日不仅要随您一同下田劳作,归家后还要操持家务,忙碌了一整天的她,偶尔竟然连口饭都吃不上。而您呢,您的一颗心却全然系在续弦母女三人身上。
有些时候,对一个人好,并非仅仅是不打骂。也亏得夫人心地善良,哪怕从前您那般亏欠她,依旧愿意将您接来家中照料。若是换作是我,恐怕未必会有如此宽广的胸怀和度量。”
此话一出,田大福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难道他真的做得太过火了吗?难道真的是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深地伤害了大女儿,以至于她宁愿舍弃娘家这个唯一的退路,也要与自己这个父亲断绝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