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重的楷书风格多变,这一点他自己知道,王孟也知道,至于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了。
    现在他写下来的这几句诗,笔力凌厉刚劲,骨力洞达,有点像柳公权的路子。
    柳公权的楷书内紧外松,结构挺拔,极其讲究线条的质量,用笔也是顿挫工整,法度森严。
    张重之前为了研究柳公权的骨力,花了很长时间都在临写他的《玄秘塔碑》,这也是张重临写最多的帖子。
    写完之后,张重在侧边留下落款。
    写下落款之后,他再次下意识地找印章,随后反应过来,他现在还没有印章。
    他将笔放下,对旁边的齐林说道,“这笔,我就不洗了啊。”
    齐林忙道,“您放心好了,这些我们会处理的。这字?”
    “留着干一会儿吧,我们继续逛。”
    “你们在这看着,可千万要小心啊。”齐林对工作人员吩咐了一句,连忙带着老师们跟上张重的脚步。
    他拍了拍额头,刚才自己反应还是慢了,正常情况下,张重写完他应该带头鼓掌,然后对这幅字大夸特夸一番。
    只不过刚才看到张重写完字的时候,他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本来只想要一个芝麻,却没想到天上掉下来一个西瓜,这,真是太惊喜了。
    他刚才还想问张重这首诗是不是原创的,不过没好意思直接问。
    文学院的院长李立凡此时凑了过来,在齐林耳边小声说道,“校长,这首诗应该是张重自己原创。”
    “你确定么?”齐林问道。
    虽然李立凡是文学院院长,文学造诣很深,但是没有人敢说自己读过全世界的诗。
    李立凡举了举手机,“我确定。”
    原来刚才看到这首诗写完之后,李立凡也生出了跟齐林同样的想法,所以他很鸡贼地在网上搜了这首诗,却发现根本就找不到,证明这首诗之前在网络上并没有出现过。
    齐林点了点头,又不太放心地往回看了一眼,确定那幅字还在桌上躺得好好的,才放下心来。
    从校史博物馆出来的时候,已经十一点钟了。
    “张老师,现在已经到了午饭时间,我们去吃饭?”齐林征询张重道。
    张重点头:“今天在这里都听齐校长的安排。”
    他们没有出校门,就在学校食堂吃的,不过当然不可能在大厅吃饭。
    学校的食堂也有包厢,齐林就安排了一个包厢。
    “条件实在简陋,张老师多多包涵。”
第三三零章 作家和大学(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